晚上朋友聚会,谈起了家庭教育的问题。有朋友就问我:“我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拉,如果改变这种坏习惯?”我瞬失语,然后回答:“不知道”。教育界最常见的标语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改变不良的习惯”,细细思考了一下,最起码这可能是教育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你若拥有一个好习惯,这肯定是家庭教育高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我得提醒你,一个好习惯也会附带某些坏效应,就像太阳下的人一样,自带影子。但你若想改变一个坏习惯,特别是期待短时间能掐掉孩子的坏习惯,那注定是内心崩溃的。
接着我和朋友一起探讨:“到底孩子是多久养成这种拖拉的习惯?”养成这一种习惯花了多长时间?然后刻意去改变这种习惯,你说又得花多少时间?到底是孩子自己愿意改变还是家长希望孩子改变?若是家长希望孩子改变,孩子还有不合作的反改变力存在。
朋友反问我:“那你的意思就是没有办法,等他就这样直接“坏”下去哦?”我继续瞬间失语。朋友如此着急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他的孩子在某次考试中因为时间不够而导致成绩不理想。只是有一点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做题虽慢,但做题准确率较高,做了多少题就能得多少题的分。
我也问朋友:“那你孩子每次考试都是如此吗?”朋友说:“也不是如此,总之是不稳定,时好时坏、起起伏伏。”不稳定本身就是常态嘛,时好时坏,说明孩子懂得调节自己,在摸索过程中啊。而且这考试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比如试题的难易程度,孩子对知识掌握程度还有孩子当时考试本身的情绪状态……
孩子的考试成绩或是一个结果,但导致这个结果的背后绝不是某单一问题造成,而是一堆复杂的行为和思想背后的“问题包”决定,这个“问题包”里某个问题原因都会造成考试的失利。
况且孩子还是挺不错的,做了多少题得分率都是98%左右。再仔细想一想,发现这里面也有性格使然。性子急的人,做题快、但准确率不高;性子慢的人,做题慢,但准确率较高。
说到这里有的人会反驳我:“我看到有的孩子做题既不快,但出错率也高。”我不想否认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但这样的现象有它存在的具体原因和特殊性。比如,一个基础很差的孩子,知识掌握不过关的孩子他做题也会出现做得慢,且错误率较高。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讨论问题放在某个常态化、一般化的范围,而不是拿特殊化、极端化的例子来质疑。
就像文中这个孩子的“拖拉”,我问朋友,到底拖拉到了哪个程度?做作业的拖拉是因为写字一笔一划还是思考周全或是其他原因导致“拖拉”?有没有看到孩子做作业比较快的时候?
后来,我开玩笑对朋友说,他是“鸡蛋效应”,即手里有一个鸡蛋,想着鸡蛋孵化成小鸡,小鸡又变成大鸡,大鸡又生了一堆小鸡……一激动,鸡蛋掉在地上碎了,然后开始勃然大怒……到底是孩子自己想要改变他的“拖拉”还是家长想帮助孩子改变?到底是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拖拉”带来的严重问题还是家长想到了未来某个节点孩子的“拖拉”带来一系列严重连锁反应。但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容置疑:想法≠事实!
朋友是优秀的外科医生,我想他的教育里或许也有医生思维,那就是找到病症,对症下药,做手术切除病变部分。家庭中他是优秀父亲,发现孩子的“问题”,想找到解决办法杜绝“拖拉”。
可是,孩子的“问题”也是他的特质,某种程度上说,之所以会养成这样的习惯,那是过去这样的习惯让他尝到甜头,他会多次启动和使用,从而内化成他的自动化反应——习惯。
一旦根除“问题”,优势也或许不在。我想,不是根除的问题,而是调节的问题,就像开车一样,让孩子明白根据路况而定,哪个时候快,哪个时候慢,哪个时候需要转弯。当然,既然是习惯,也需要慢火去炖,重要的是持续的刻意行动。
最后,作为家长,我们都需要刻意修炼一种能力:静听花开的声音。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个词叫“守望”。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孩子,祝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