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逛动物园时,在水禽湖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只绿头鸭妈妈,正在悠闲地“遛娃”。
它时而驱逐走其它对小鸭构成威胁的成年鸭,时而要回头数数自己的娃数量对不对……发现不多不少刚好12只,便一摇一摆的继续前进啦。
看到这一幕,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不禁留下的羡慕的眼泪,12个兄弟姐妹们一起成长的童年该有多么幸福呀。
如果想划龙舟了,12只刚好可以坐满一条船,并且前有鼓手助涨士气,后有舵手把控方向;
如果想打篮球了,刚好可以凑够两支队伍外加两名裁判;
如果想打麻将那就更完美了,三桌刚好安排的明明白白,输的鸭只管上交小鱼干儿了……
但是它们会如此幸福美好的玩耍相伴,直到长大成年后各奔东西吗?
答案为否定。因为大自然是残酷的,任何生物要想生存下去都会面临“九九八十一难”,比如匮乏的资源、恶劣的气候或者无情的天敌……
所以无论鸭妈妈如何尽心尽力看护小鸭子,它们的成长之路注定会面对重重挫折,十二个兄弟姐妹中,也只有一部分实力与幸运并存的鸭可以成功的生存。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根据种群动态类型可将动物分为两类。第一类是r-选择者,第二类是K-选择者。
如果我们抛开枯燥的定义,可把r-选择者比作“机会主义者”。比如昆虫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往往个体小、寿命短、竞争能力较差,因此具有很高的繁殖力,大白蚁后每天竟然可以产40000粒卵!堪称动物界“超生专业户”。
还有鸟类中的一些小型山雀也是r-选择者,这些动物必须以生育大量后代和迅速长大来弥补后代存活率低的现实,才能使血脉得以延续……
K-选择者则是稳定环境的维护者,它们往往是“保守主义者”。比如大部分的脊椎动物,它们往往体型较大、寿命长、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因此生育力较低,是“计划生育”的遵守者。
这类动物的童年成长速度稍慢,在此期间会学习一些有助生活的技能,父母也会注入大量心血抚养幼崽成长,幼崽一旦失去父母关怀它们便很难成活了。
猫科动物,比如猎豹,会故意将抓到的猎物弄伤,并在幼崽面前释放猎物,让幼崽练习捕猎技巧;虎鲸妈妈会花费数年时间教导它们的孩子学习捕食------例如,如何在沙滩上捕猎海豹。
因此,“超生专业户”有它们超生的理由;“计划生育者”可以保证后代得到更良好的教育。总之一切目的皆是为了生存,为了使血脉延续,为了使基因传递。
所以,生物种群的繁殖策略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切都是进化的中智慧。
参考书目:life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