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买糖葫芦的人,您还好吗?

寒冬腊月好像从没有失言过,年根下,老百姓们还遐想着今年能过上一个暖和年,却不想在年前最后的一次赶集中,匆匆忙忙的打破了幻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是老家农村最后一个年前集,“呼呼,呼呜....呜呜....”寒冬劲的声音刮在耳边,像锋利的刀片,一阵阵的吹刮着北方大地,发黄的土地也像是冻青了的脸,地面干硬,沟壑纵横。雪花像小拇指甲盖一般,一片片悠悠晃晃的随着北风飘散的落下,本来这种恶劣的天气是不应该出门的,可是年根将至,家家户户又得抓住最后的大集,为正月的走亲访友,置办最后的年货。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干冷的天气被人群的热度所冲散,可是当三轮车旁穿着石灰色的棉大衣的大叔,呼喊着“橙子10块钱斤了昂,希甜希甜的橙子,不甜不要一分钱”时,从嘴里的哈出的白气时,你就会知道,即使人来人往的人群,那种零下十度北方的寒冷依然可以冻的全身发麻。

      卖菜、卖鱼的商贩摊位,把空旷的土地广场,填充的井然有序,有卖坚果酥糖的、有卖生杀海鲜的、有卖应季蔬菜的、有买生活工具的,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大人小孩操着浓重的家乡口音与集市的商贩讨价还价,因为一毛钱的差额,要多搭放一根芹菜,双方你来我往的推搡,外人不明白会误认为是在争吵,实际却是乡里乡亲之间那种彼此的逗趣。对于我这个不长在家乡的人来说,显得格外亲切有意思。

      在记忆中,赶集的画面其实多在冬天,那时候我还小,坐在姥爷推的自行车上,穿梭在姥爷家邻村的集市上,姥爷怕我苦恼,赶集时总会给我买一支冰糖葫芦,小时候爱吃糖葫芦的习惯,可能就是那个时候被姥爷惯下的。

      赶集其实是一个体力活,买一大堆的菜需要有力气提,还需要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腾挪,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提着,现在看来更是一件挺折磨人的事儿,现在想想姥爷当时还要推着车子,看着我,拿着东西,找卖糖葫芦的老爷,就为了逗我高兴,真的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儿。

      后来,上小学,只要学校放假回家过年,赶集就成了我和姥爷的专属活动,那时候姥爷骑车少了,拿轻便东西我都会抢着上手,姥爷就带着我在人群中,找买糖葫芦的小老头,姥爷话很少,买东西也不喜欢讨价还价,集上的商贩一看见姥爷就会特别热情的招呼,“小朋友儿,放假啦,又和你姥爷赶集来了啊”一来二去,有些卖菜的叔叔熟了,只要我和姥爷去,就会按照姥爷买东西的习惯,称好装袋,就等姥爷去付钱提货,这时候姥爷偶尔也会短促有力的笑着指着我说几句“不够,再多一点,这个(小外甥)回来了。”当小贩问再多要多少时,姥爷就又不说话了,在原来的菜钱上又多加了10元。

    等菜买好了,就到了我和姥爷在集上,最后一个目的地,糖葫芦,从买一支山楂冰糖的,到后来再多买一支冰糖橘子的。卖糖葫芦的爷爷每一次在集上,都会等着我们去光顾他的生意,老人笑的脸上的褶皱大概也可以数清,总不忘冲着我强调,把最好的留起来,就等着给我。拿到糖葫芦,姥爷帮我拆开塑料封皮,送到我手上,另一支放到我提的菜篮子里,回家再吃,一路上等我吃完一个了,我和姥爷也就回到了家里,就这样老爷俩一路晃晃悠悠的在寒冷的腊月天里,走在发黄干裂的乡间小路上成了我记忆中为数不多的闪光记忆。

      再后来,自己稍大一点了,每次从西安赶回山东老家过年。姥爷,看到我回来了就会悠然的说着“走,拿上袋子,推着车,去看看”其实我知道,他心里高兴着呢,也盼着呢。赶集卖菜在村与村之间永远都是这么些熟人面孔,每一年卖菜的叔叔都在,每一年也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对我的评价也是变成了“小伙儿,回来啦?个头儿长这么大了”我也会跟叔叔拉起家常“昂,又长了点,你们家的菜味道一点没变,就爱你们家的”其实没变的何止是菜的味道。只不过后来卖菜的叔叔说“你姥爷有日子没来了,看见外甥回来了,就是不一样”说完姥爷比划收拾说再多加10元,我跟姥爷比划手势,告诉他足够了,这个时候姥爷就会瞅我一眼,好像在示意我,你这个小人儿懂什么?当买完菜了。姥爷背着手走到我前面,向那个熟悉的方向走去,这时我便推着车子跟在他后面,后来卖糖葫芦的爷爷在集上也不站着叫买了,靠在集市的一角,观看着集市,好像在等待什么,思考这什么,当卖糖葫芦的爷爷看见我和姥爷走来,就会马上站起来从那插满糖葫芦的架子上,用手颤颤巍巍的包好,放到我的手上,姥爷看着他,摆出一副表情,好像在跟他说:“你看看,不中用的样子”然后从衣服里多拿十块钱给他,而卖糖葫芦的老爷爷,也一定会推搡着不要,姥爷就会用短促有力的声音“拿着吧”。说完转身就离开了,后来几年,赶集回家的路上,姥爷走路明显不如以前了,没走几步就喘的厉害,我就放慢脚步配合着他的步伐,拿着买好的糖葫芦,慢慢的吃着,一直这样悠悠的在寒冬腊月天里,和姥爷无声的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那次回来是姥爷生病很重了,躺在病床上,我们一家从西安赶回来,姥爷刚从昏迷中清醒,看到我回来,姥爷说什么也不愿意在医院住了,因为他知道,马上要过年了,嘴里一直念叨着“过年,回家....过年,我要回家”我心里清楚的很,姥爷想要干什么。可是看着姥爷的手控制不住的抖,连基本的喝水都做不到,说话也变得模糊不清,我知道,我可能没有机会再多陪他一次去赶集了。

    姥爷在那年离开了我,后来那次赶集是我和舅舅去的,走到集市上,卖菜的叔叔阿姨好像也变得沉默寡言,“来啦小伙儿,这次和你舅舅来的啊”,离开的瞬间在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风霜的痕迹,“嗯,那个还按老规矩吧”买完菜,天气寒冷我在人群中翘首期盼着那个熟悉的方向,渴望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可能是因为天冷了吧,那一年卖糖葫的老爷爷成为了我对他最后印象,回家了后,每次赶集我都会习惯性的寻找,但再也没看到他。

      再到后来在外求学,回家过年,也变不是那么方便了,偶尔回家过年,我一定会回去赶集,这种发冷的寒冬腊月天,换做是平常,一定不会出门的。马上要过年了,这飘飘散散,飞扬在天空的雪花,降落在来往于集市的人群中,我陪着妈妈,在人来人往的集市里穿行着,妈妈一直问我:“想吃什么就说,我回去给你做”我把思绪从过往拉回来,在恍惚后我看见不远处有一串串的红,格外鲜艳。“妈,你等我一会儿,我去买个东西。”

    姥爷您现在过好吗?我想你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9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5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8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6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0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98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3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17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77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4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8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99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2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3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7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93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