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鉴赏:这是王昌龄《从军行》系列诗(共七首)中的第四首。此诗以汉喻唐,表现了戌边官兵力退敌军的必胜信念,赞扬了将士在恶劣条件下敢于浴血奋战、为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是乐府诗中描写从军生活的代表作。


前两句诗结合了各个不同方位的要塞名,带给读者以战区之大的最直接的感觉:战云笼罩下的青海湖;湖的北边隐隐可见的绵长的祁连山;过了祁连雪山,一座孤城耸立于河西走廊的无边荒漠;从孤城西行可达玉门关,这是与孤城遥相呼应的重要军事基地。这些就是当时戍边官兵朝夕相处的伙伴,是他们生活、战斗的场所。短短两句诗即完成了对整个西北边疆要塞的简略概述性描写。战争之惨烈景象更由一个“暗”字得以体现。


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直抒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有极强的表现力。“黄沙”是西北战场最直接的特点;“百战”方能“穿金甲”,表现了战争之惨烈严酷。长期艰苦卓绝的战斗,与强悍的敌军和恶劣环境的双重斗争,都在这句诗中得以充分展现。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才愈发凸现将土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精神之可歌可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