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徒步第25天,昨天刚刚突破88公里,上午休整了半天,下午从怀化学院出发到怀化中方县三洞溪村,全程24公里。
出了怀化市行驶一段省道后拐入了乡道,道路狭窄,补给车辆行驶遇到错车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靠边让位,有时半个轮胎都在沟边悬空了,让人提心吊胆。
最后补给车辆总算安然无恙到了目的地,我才松了一口气。
当孩子也来到露营地时,我忍不住埋怨mq:你怎么选这种乡道,路况不好又窄,车子都差点开到沟里了,以前的路线不都是省道国道吗?
孩子说:地图导航的徒步路线就是这条啊。
我反驳:之前我在地图上查过,省道旁的花桥镇也可以啊,刚刚问了村民,花桥镇和现在这条乡道离我们下个地点的路程差不多远。
孩子坚持说:可是这个路线我是以下一个城市定位截取的啊。
我也生气了:如果你要一直走乡道,路上没有买馒头的地方,车子也不好走,没办法保证补给。
这时yh妈妈打断了我们的争执:既然这条道路有这么多大车行驶,说明车辆可以通行。我们觉得不好开只是自己驾车水平低,而不能归因于孩子选择的路线有问题。
稍后zs爸爸也告诉我,mq是按他之前建议的方法,选择徒步里程最短的路线,今天路线的选择说明孩子是想更快达成目标。并且驾车路线和徒步路线本就有不同,他们一只负责徒步路线,二在地图导航上很难看出乡道的宽度。
家长目前的责任是保证补给,而我却用”不提供保障”威胁孩子以后必须按我说的去做。
反思:
我起情绪,是因为觉得孩子只考虑自己,没考虑车辆的行驶安全。反过来,其实我不是也坚持自己的立场,没在她的角度考虑吗?在两位家长没有提醒我之前,我是坚定地认为这是孩子的问题:不愿意承担责任。完全没看到孩子和我是一样的模式。
自以为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没有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处理问题。非常感谢zs爸爸和yh妈妈能即时提醒我,一点一点去看见自己和孩子之前旧的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