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六点一刻,我早已穿好衣服,睡意在半小时前已经离身。本来是要看书的,书,就在枕头底下。可为了孩子多睡一会,我不能开灯。灯光刺眼,虽然她还是能酣睡,但要打断她意识中仍是黑夜的感觉,不好。上小学的孩子,辛苦,能多睡会就多睡会吧。
不比我,曾经发了一年以上的宏愿,要早起,要早起,然后不知为什么,突然就在这一周实现了。
不是什么打鸡血的毅力和规划,不是什么扯淡的时间管理术,我一般都不信那些东西。也许就是年龄到了。30岁以前睡不醒,30岁以后睡不着。这两年的确是经常在闹钟之前就醒来,默默地等着闹铃。铃一响,迅速按下,往被窝里缩缩,无数的意识涌来:你很困,很冷,起来也没啥事,还能再睡!于是,在和闹铃的博弈中,我似乎真的更困了。最后变成人仰马翻措手不及慌急火燎的早晨。
慢慢地就很厌烦这样,尤其是上上周电动车送去维修,送孩子上学成了大难题。不得不公交转地铁,其中还有数段小路狂奔。毫无悬念地迟到几天,痛定思痛,对娃儿说,明天我六点起来,你6:15。这比平时都提前了一个小时。娃儿也坚定地点点头,我很怀疑懒散的我,以及起床气超级大的娃是否能做到。第二天,我们居然都做了。第三天,也做到了。先前设想的无数障碍,一个都没出现。早起,不过是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事。
后来,电动车修好,我们无需再早起。但我的细胞们显然在五点多都集体醒来了。然后我就试着把闹钟定到六点。最近一周,我都是六点起床,这感觉不错。
起床后干嘛呢?最初想过锻炼,经过半年瑜伽的虐待,我的身体已经到了不动就不舒服的阶段,这恐怕也是促成我早起精神好的重要原因。但大冬天的实在怕冷,我就窝在被窝里看书。我本来应该读三国,那是我欠的债,无数次地被编辑大人催着开讲,我却缩回去了,始终没准备好。我也该去读读时间管理人生规划性格心理之类更有用的书,据说这能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但是,眼光在书架上辗转,最后还是拿下了一本《孤独是生命中最好的礼物》。在这个只属于自己的宁静的清晨,也许最适合读这样文艺而无用的书。再或许我内心始终就是这样的人,喜欢慵懒闲适随心所欲的节奏,无法被目标激励进而死磕自己走向成功。
书很好,是一群中老年台湾作家在絮叨他们若有若无的孤独寂寞人生感悟。但在平时是看不进去的,因为时间总要用来干能产生效益的事儿。这个早上则不然,偷来浮生一时闲嘛,所以我居然能看懂林清玄讲轮回讲觉知了,我突然能体会人在繁华中突然陷入悲哀的心境了。
这个清晨,室内仍黑,小娃酣睡。我已醒来,真好!原来很多事,并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一旦有了觉知,就那样自然而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