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带着儿子一起去小区门口办理健康卡。从小区北门到小区南门中间有一段长长的距离,一路上儿子骑着自行车在前面,我走在后面。看着他娴熟的骑车背影,我心里有一种孩子长大的宽慰感。
快到门口的时候,我示意他停下。他把自行车停放在路边,跟着我到大门外侧填资料。差不多五六分钟的时间填完资料、盖章,还有一个章需要大物业去盖。
我们在大门旁边的便利店买了点生活用品,就往回走,顺便去物业把章盖了。到物业门口的时候,我突然决定要锻炼下儿子。于是我就站在那里跟他说:“你进去盖章吧,我在这里等你。”
他用怯怯的眼神望着我说:“为什么呀?你不去我也不去。”
我说:“只是进去盖个章,你自己就可以了”。
他在门口徘徊不敢进去,故意找理由说:“那他们要是问我为什么一个人来呢?”
“他们不会问你的,如果真要问的话,你就说妈妈在门口等着我呢。”
他还是扭扭捏捏不愿意去,我都要发火了。最后耐着性子说:“你都这么大了,这样的事情可以做了。你如果不锻炼的话,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独立的去做事情呢?”
或许他从我的话中听出了失落,又或许是我的话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没有再拒绝,拿着卡片想往里走,但是又有点害怕,不知道怎么面对接下来的事情。所以,慢慢挪动脚步的同时,就一边瞅瞅里面,又回头瞅瞅我。
我在后面给他鼓劲说:“你可以的,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这回,她卖开步子走了进去。来到柜台前,不知道是他自己问了,还是里面工作人员见他拿着卡片主动问他的,总之很快他就盖好了章,走了出来。
看着他轻松的走出来,我赶紧说:“你看吧,妈妈就说过,你肯定可以的。”他没有接我的话,而是找了个话题岔开了。此刻,他内心应该是很兴奋的,因为他完成了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只是他不好意思说出来,而且兴奋地用别的话题岔开。这种感觉,我太清楚了。
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性格的培养上,我一直很在意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就怕自己自以为是的教育会误导了孩子。
父母对眼界决定了孩子的眼界,而父母的眼界往往都是非常有限的。我诚惶诚恐,唯恐因为自己而影响孩子一生。
唯有不断学习,开阔眼界,才能刷新自己自以为是的教育理念,培训出一个积极、阳光、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