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在哥哥死后继承了皇位。这件事情似乎早已被人们议论纷纷,可千百年来终究还是一个谜。今天所说的,与这两个人有所关联。赵匡胤是一名武将,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他的弟弟自然也不会太差,也拥有相似的文韬武略,这就有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公元979年,宋太宗和所有有胆识有谋略的皇帝一样,开始了御驾亲征。可这御驾亲征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在这一次战争之中,宋太宗就险些遇险。这次大宋国征讨的国家是北汉,在宋太宗的带领之下的宋军逼得北汉皇帝是走投无路,没了招架之力,只好投降。面对眼前的胜利,宋太宗是尝到了获胜的滋味,心花怒放起来。就在这时,宋太宗想要继续乘胜追击,攻打辽国,收复被占领的土地。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反对的声音来自大将潘美,他诚恳地对宋太宗说,我军刚刚胜利,军士疲乏,况且刚刚胜利,也需要休整一番,稳定形势,不易冒进。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宋太宗不管这一声音,反而支持赞成自己的声音。古代的战争,往往会受到皇帝的个人观点的影响。此刻的胜利,已经让宋太宗尝到了甜头,和赞成者的想法一致,认为这是天赐的良机,不能够轻易失去这次机会,于是便不顾后果指挥军队向前。
结局可想而知,宋太宗率领军队到了梁河,便遭到了敌军的伏击,大军损失惨重,宋太宗也在混乱之中不知去向。可朝廷哪能一日无君,忠臣子纷纷猜测宋太宗是不是被杀或者被俘。于是在私底下,准备拥立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为皇帝。经过一番议论,众将领齐聚到赵德昭的营帐之中,当面劝说赵德昭。众将领一致认为,如今皇帝失踪,多半已经遇难。可大军之内不可一日无统帅,军心不稳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于是赵德昭就成了最佳人选,众将领纷纷希望他能登上帝位,号召天下。
倘若是你我,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恐怕早已立不住脚,亦或许是被吓得失去方寸。然而此时的赵德昭的做法,却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也是人,面对如此大事,也会动心,更何况摆在面前的,是那皇帝的宝座,这就更加让人兴奋了。此时的赵德昭,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并没有因为众人的言语而失去自己的分寸。因为他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不可不仔细掂量。何况今日还不知自己的叔叔是否真的遇难,自己就不可对皇位有所觊觎,于是并没有草率作出决定,并且做出了令众人吃惊的事情。
他故作生气,当众冒起火来,训斥众人到:“皇上生死未卜,身为臣子的我们不思去报国杀敌,反而在这儿胡言乱语,动摇军心,这是忠臣该有的作为吗?”众将大惊失色,他们心里的算盘也就落空了,本想着借拥立之功来使自己飞黄腾达的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到了第二天,宋太宗果然回来了,是被杨业给救回来的,并且安然无恙。
赵德昭的宠辱不惊,显示出高超的智慧,能不为荣辱所左右的人,才在关键时刻没有失去方寸,并且遇事也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实荣辱之间是相对的,倘若一个人一味追求荣而厌恶辱,将两者完全对立,那么当遇到急迫的事情之时,就难以正确面对,做出错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