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雷震的读书感悟 开卷应有益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天地万物皆有所随,所以万事有其终始,神龙见首而不见尾。“无为也,天德而已矣。”这是以天之为代替人之为。以天之名行人为之实。所以说无为,也只是惑人心智罢了。以此无为为道,是失去道的本质。道者无为,先无己,如天行四时之风不为天,地育万物不为地。如此方可为道。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道者,旁观者耳!
故“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知、离朱、喫诟,有为之象,以此行事,身在局中,所以说“索之而不得”。象罔,无何有之象,无纠缠之扰,旁观者清,所以“象罔得之”。
“尧观乎华”,封人不以尧为圣。“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道者不弃俗,所以不以尧为圣。多男子、富、寿,有所得则有所失,这是天地之道。所以有道者,不以其有所失而弃之,不以其有所得而取之。至于封人之“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则又去道远矣!此当局者迷!
“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善哉乎若。人多见其愚且昏,不见其若。所以论道者多而明道者少。
“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既然如此,那论道又如何?求一不可得之物,道不为也!所以作者之意不在于其不可得。“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超然世外,则虽有形,似无形,才能感受无形无状之恍惚。修仙者说“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在这《天地》中,忘己便如金丹,欲站旁观者之位。
“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将往,投迹者众。’”确实是可笑啊!论道者之言于求道之事亦不过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轶!此当局者迷!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为圃者也是求道的俗人啊!得道者不为外物所动,纵有机心,也不会神生不定。孔子与子贡曰:“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孔子也自谦了,为道者也未必高枕无忧。此当局者迷!
“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这是在说道和得道者。道虽然有无穷之用,得道者游而不取。于道有所求愈多,离道愈远。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天下有所得到的情况,所有人都认为是得到而没有失去的情况存在吗?如果希求这样的得到,那也是当局者迷。这样去说道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