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东坡先生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句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吧,还记得,在我学生年代苏老的作品都是要背熟的,不知你们的老师是否也同让要求过你们呢?
在古代名家中,苏老绝对是我的男神。在此请允许我引用林语堂先生对苏老的评价来表达我对苏老的爱慕之情: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1,诗词造诣
苏老在词中不仅大力描绘了其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像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以及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chōu)。等都可明显的体现出。
苏词还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定风坡中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旷达他的豪放他的洒脱都完美地表达出来了,不得不令人佩服,这阙词也是我非常钟情的。
我们都知道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像我们熟悉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是苏老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以哲人的眼光得出真理性的认识。
2,书法、绘画造诣
我们都知道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且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也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能这样自称也说明了他的书法风格之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我们从他的作品《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中可以看出。
苏老在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而且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像我们的熟知的东坡肉,就是从苏老那留传下来的。还有水利上,他筑建苏堤,分别在苏州颍州的西湖进行了疏浚,并筑堤。从而造福一方百姓。
苏老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老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以上这些只是我所熟知的一部分,并对其进行总结发表出来,其实苏老身上还有许多光鲜事迹,让我们所敬佩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会让你对苏老的一生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结尾再附上苏老的一阕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写得真挚朴素,又沉痛感人。可以见得苏老对亡妻的真挚感情,让人为之动情而又感叹哀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