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教师每天要提出200-300个问题,其中大多数都是低水平认知性问题:60%是回忆事实,20%是程序性的。……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去设计出真正值得提出的问题——那些能够开启课堂对话的问题,这样教师就能“听见”学生的对策。……注重研究在课堂中运用提问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关注相关的素材与先前知识整合起来,推进他们的认知和理解。——摘自《可见的学习》P85
这两天,正在为周五的公开课伤脑筋,更是为如何真正提高高三政治复习课效率烧脑!
今天,按照自己最近的一些新想法,我运用了TBL模式来试上了一节复习课。通过一些典型的选择题来检测学生们自主复习的效果,顺利发现他们知识的盲区,并针对这些部分提出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并找到相应的答案。其间,学生们也遇上了一些分歧比较大的题目。此时,我让学生们在自己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把题干和题肢中所阐述的关系标注出来,并通过智慧教室平台在全班分享。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中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形成生生对话,发现并修正自己的错误。当然,个别依然不正确的小组,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让其他组点明他们的错误所在。还有一些答案正确,但思考分析有误的地方,我也能够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强化相关的知识。
没想到的是,下课的时候,好些学生和我说,用这样的方式真不错,可以在讨论中真正把问题弄清楚,而且这节课重难点也搞清楚了。
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们的思考看得见,而我也开始学着从他们的问题中提出更有意义的新问题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继续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调整,期待自己摸索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