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天才囚徒翻天覆地的大PK

得到App听书国庆7天挑战赛笔记10•《文明之光》2

文/s d别有余味

历史往往是由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组成的,美苏两国曾经的航天事业大比拼,背后是两位天才囚徒的大pk。《文明之光》一书给我们讲述了这段历史。

这两位天才一位是科罗廖夫,还有一位是冯·布劳恩。两位天才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他们都是世界顶级的火箭设计专家,还有一点是他们都是囚犯。

科罗廖夫的一生都是以一个囚徒的身份献给了航天事业。在斯大林组织的一次大清洗中,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在监狱工厂进行军用火箭的设计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没有任何自由。

冯·布劳恩,出生于德国的一个贵族家庭,20多岁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枚V-2导弹。德国战败后,冯布劳恩成为了战俘。美国把研发火箭的所有信息都交到了冯布·劳恩手里,开始全面支持他造火箭。

在第一阶段发射人造卫星和第二阶段载人航天中,科罗廖夫获胜。前苏联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登上了东方一号的宇宙飞船。这次太空旅行持续了108分钟,大约绕了地球一周,在距离地面2500米的时候弹出了驾驶舱,最后安全着陆。

第三阶段登月计划,冯·布劳恩完胜。美国全力推进登月计划,这个工作甚至排在了征服沙漠和治疗疾病的前面。并采用流水线式的研究方法,如果发射的时候发现毛病是可以改进的地方,生产线上的火箭全部报废,重新再来,烧钱买到了时间。

无论是科罗廖夫和冯·布劳恩,他们的兴趣都不是用导弹将核武器打到对方领土,而是利用火箭载人进行太空旅行。不过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和平利用太空的理想,恰恰是两个敌对的、正在进行军备竞赛的国家帮助实现的。回顾美苏太空竞争,如果仅仅概括成科罗廖夫和冯·布劳恩两个人的竞争,多少有点以偏概全。但是这两个人在这次竞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造势时的英雄;另一方面,是两个超级大国成就了他们的英名。

(参考张凯解读,脑图:摩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驯火人-宇宙飞船设计师科罗廖夫》(15/500) 作者:罗曼诺夫。阅读时间:2017年5月17-2017年...
    顺理成章阅读 3,180评论 0 3
  • 我已经过了依靠写说说来舒缓内心世界的悲伤了,那个有点伤都要依靠别人来治疗的年纪,那个单纯的喜欢一个人的年纪,可是,...
    恋音ing阅读 962评论 1 0
  • 上周看了《谍影重重5》。影院在我住的旅馆隔壁,晚上没什么事做,就用APP买了票,导航走过去,欣喜地发现银幕很大,...
    xw1987阅读 1,820评论 0 0
  • 我想他 可我不能说, 或许,是保持那份尊严。 我想他 可我不能说, 或许对他来说很笑。 我想他 可我不能说, 或许...
    萌老虎阅读 2,593评论 0 1
  • 《致时光*我的情人》 我曾为你明眸素衣 也曾为你偷光窃影 还有那些 欢愉的独唱 誓言你可曾给过我誓言 哪怕是以为 ...
    梦的水月星空阅读 1,2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