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A
和朋友逛街,看到某特想吃的小吃
“哇,那个看着好好吃的样子,我们去吃吧!"
朋友:“可是我不想吃,不过我可以陪你去,感动不{挑眉}”
“嘻嘻,你最好”
B
(好想吃那个,要不要和朋友说,万一她不想吃呢)
“你看那个”
“那个吗{指}那是啥啥啥,上次和朋友来,他们说好吃不过我不太喜欢那个味道,你想尝尝吗?”
(她不喜欢呀,那算了吧,让她等着也不好)
“不想”
☞ 内向的人很细心,很平静的考虑身边人的需求,但她们把自己的所需所想留在心里,活的快不快乐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场景二:
A
“老师这题我会,这样做更好{站了起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老师“又是你,你坐着说吧,老站起来也挺累的{同学笑了起来}”
——“你思路倒是清晰,但是把你忽略了这个重点{敲黑板},不过呀,我们还是要给他掌声,虽然不对,但他至少思考了呀{掌声响起}其他同学呢,都没有思路吗?”
B
(这题我会,昨天看了好几遍呢,好想举手,哎呀,万一我记错了同学笑话我怎么办,等一下看看老师会不会提示)
老师:“同学,你来!”
(他说得不对,应该是--这样的,老师随机点人吧,点我点我,我会)
老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举手那位同学你来答”
(对,他答对了,好像没机会了)
老师:“这位同学答的很对,平时分加10分”
(要是我举手,这10分就是我的了,哎,真后悔)
☞ 往往最有准备的,到最后成了人群中最埋没的,没有自信,没有勇气,一次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就这样错过——再优秀,没有展示出来,你是谁?我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