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量
2.运算符
1.变量
1.1变量的定义
list=[0,1,2,3] #把列表[0,1,2,3]用赋值运算符=,赋值给list这个变量
print(list)
[0,1,2,3]
1.2变量的命名规则
1.首字符不能是数字
2.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3.系统关键字不能作为变量,像and=1这样的赋值变量,python是不支持的,因为and是逻辑运算符的一种,属于系统关键字
4.python的变量类型不固定,但命名变量也要有讲究,加强命名的可读性,方便代码的阅读
2运算符
2.1算术运算符
'''包括简单的四则运算符加+,-,*,/
及//,%,**,看代码演示理解其作用'''
print(1/1) #除法计算结果总是浮点数,python3版本
1.0 #python2版本输出的是1,相当于python3版本的//
print(1//1) #只取整数部分,需要用到运算符//
1
print(1%1) #只取小数部分,需要用到运算符%
0
print(2**3) #平方运算,用**
8
2.2赋值运算符
这里举+=这种赋值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其他=,/=,%=,*=,//=的运算规则是相同的
a=1 #把1赋值给变量a
b=2 #把2赋值给变量b
b+=a #+=是赋值运算符的一种,运算规则是先相加再赋值,即b=b+a
print(b)
3
2.3比较(关系)运算符
共六种,==(等于),!=(不等于),>,<,>=,<
b=1
b+=1
print(b<=1) #2<=1
False
举个多个元素的比较的例子,实行相对应比较,即先比较第一个元素,再比较第二个元素
print([1,2,3]<[2,3,4]) #1<2 and 2<3 and 3<4
True
2.4逻辑运算符
and表示且,or表示或,not表示非
下面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理解python的逻辑算法
print(1 and 0)
0 '''由于逻辑运算操作的都是布尔值,那么对于1 and 0这个表达式,python实际是操作True and False,
print(0 and 1) and表示的又是且的关系,所以True and False的输出结果就是False,那么0 and 1,1 and 0输出的都是0,
0 而对于1 and 2,2 and 1的情况,输出结果都是True,该取1还是2呢??由于and表示的是且的关系,那么
print(2 and 1) python在进行逻辑判断时,两个值都要进行判断,才能产生结果,此时python默认是取最后进行判断的值'''
1
print(1 and 2)
2
print(1 or 0) '''同理or运算符操作的也是布尔值,但由于or表示的是或的关系,所以1 or 0,0 or 1的输出的是1,而对于
1 1 or 2,2 or 1这种情况,由于or在进行逻辑运算时只要有一个值是True,那么产生的结果就是True,那么
print(0 or 1) 由于python的'偷懒机制',只有判断第一个值是Ture,就会输出第一个值,不会去判断第二个值了,所以
1 1 or 2输出的是1,2 or 1输出的是2,只能当第一个值是False的情况,python无法判断最终结果,才会
print(1 or 2) 继续判断第二个值'''
1
print(2 or 1)
2
print(not 1)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1的布尔值是True,not True就输出Flase
False
2.5成员运算符
共有 in 和 not in两种运算符,用来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组元素里面,返回的值依然是布尔值
print(1 in [1,2])
True
b='a'
b in {'a':1} #特别的,字典的成员运算符只针对key
True
b in {1:'a'}
False
2.6身份运算符
共有is和not is两种运算符,返回结果同样是布尔值
is和==间的一个比较
a=1
b=1.0
a==b #==比较的是值是否相同
True
a is b #is比较的是身份是否相同,即内存地址是否相同
False
2.7位运算符
包括&(按位与),|(按位或),^(按位或异),~(按位取反),<<(左移动),>>(右移动),它们都是把数字当作二进制来计算
举&和|计算的两个小例子
a=2 '''实际转化成了二进制的计算a=10,b=11
b=3 按位与计算时上下两个位数,两个都为1,取1,不都是1,取0
print(a & b) 所以得到10,那么a&b输出2'''
2
prin(a | b) #按位或的计算是只要有一个为1,就输出1,得到11,所以a | b输出为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