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中,有篇文章很火爆:《善良的人,运气永远不会差》。
打开文章,第一句是:你把对方当成菩萨,他就是菩萨。你把对方当成魔鬼,他就是魔鬼……
……这句话有道理吗?
如果有,道理何在?
如果没道理,又错在哪里?
这个问题直接关联到我们的情商指数,关联到我们对人性的基本认知。
先讲个故事。
曾国藩老先生,圣人也。
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述了这么一件事:
他训练湘军,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开打。但由于现金流不是那么顺畅,士兵们饷银的拖欠,是在所难免的。
就有一次,湘军欠饷。有个镖统叫黄胜林,就怒了:喂,兄弟们,咱们这可是流血卖命呀!咱们命都不要了,他们还拖欠我们的饷银,这叫什么?这叫喝兵血!这仗还怎么打啊!
被黄胜林这么带头一嚷嚷,全军顿时鼓噪起来。曾国藩吓坏了,急忙拆东墙补西墙,赶紧把人家的欠饷还上。
此后黄胜林继续在前线与太平军厮杀,正杀得热火朝天时,曾国藩突然给他带来个好消息:小黄,你很能打,我看好你,赶紧来大营,要给你升职加薪。
黄胜林大喜,脚不沾地地飞奔而来。甫一到曾国藩大营,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逮住绑起。就见曾国藩笑眯眯地走过来:小黄呀,上次是你带头闹军饷的,是不?你知道你这是什么性质的错误吗?你这错误……总之老大了,左右推出,与吾斩首报来。
可怜的黄胜林,就这样被杀掉了。
你把对方当成菩萨,他就是菩萨。你把对方当成魔鬼,他就是魔鬼……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
这句话,严重曲解了人性,属于对智慧一知半解、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的学渣体。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举什么例子,单以逻辑推理,就能够弄明白。
假如这话是对的,我们就应该打开监狱大门,把杀人犯、强奸犯和变态狂统统放出来,并热情与他们拥抱。
只有洞知人性,才会真切地意识到,人性中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不善的一面。我们需要努力把每个人心中的善激发出来。我们更应该对愚蠢抱有恐惧,因为愚蠢会激发对方心里强烈的恶念。
曾国藩诱杀黄胜林之事,你不得不钦服他,曾国藩这人,实乃伟大智者。他知道,如果在黄胜林闹饷之初,就出言威胁或是直接惩罚,那就有可能激起兵变,他太了解人心了,所以他选择了隐忍。
这种对人性敏感性的洞察,以及在洞知人性时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商。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的一面。而且成为一个善者的意愿,全都是空前的强烈。
但,人又是极端情绪化的。不良的情绪,始终与我们的初心争夺对我们的控制。所以人的善被激发,就会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但这需要超高的情商,需要对自我情绪与对方情绪的掌控能力。
情商高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对对方心里善的信任。
但同时,任何时候也不敢放松对其心中恶欲的警惕。
以温和的态度、平静的内心、微笑的面容、关注的眼神,信任对方,鼓励对方——不毫无理由地怀疑人,拿对方当魔鬼,当然也不会毫无理由地拿对方当菩萨。
你不信任对方,激起对方心中的恶,就必须要以自己的人生,为对方人性的缺陷买单。你毫无理由地拿对方当菩萨,暴露出自家智商的短板,后果也是一样的严重。
智商是对这个世界及抽象法则的认知。情商则是对人性的洞察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