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男性一般不会娶什么样的女性。”
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有意义,但是确实启发了我关于其他方面的思考,于是我默默的敲下了两行字;
一般家庭幸福的,这个男人不会娶与他妈完全相反的。
一般家庭不幸的,这个男人不会娶与他妈完全类似的。
但同样的,我想到另外一件事就是,女孩一般最期待自己能成为哪种人。我想大概也是:
多数家庭幸福的,这个女孩希望能成为妈妈一样美好的。
多数家庭不幸的,这个女孩最不希望的就是像她妈一样。
这些理论反过来也成立。这里的不幸非广泛意义上的不幸,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不健康的家庭环境。
有一天我和我妈视频,她正好刚浏览完我写的文章。顺嘴提了一句,她说,你这也不行啊,都没人看你的文章。果然不太行啊。
我听完挺恼火的,刚想辩解啥,又硬生生憋回去了,最后说了一句,我不想解释啥,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随后轻描淡写的聊了聊其他内容。视频挂下那一刻,我倒是想通了一件事。
我妈是一个急于看到结果的人,她认为做一件事一定要短期看到回馈,这事儿才算有意义或者说这事儿才在自己的把控里。她是很惧怕冒险的一个人。他们那一代人都如此。
比如她劝我考公务员。公务员是一件你学一段时间就能看到结果的事。考上了对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你这一生算是提前有了一个她能看到的结果,才觉得心安。
当求稳成为一种本能反应,这种反应刻入骨子里,成为生存技能,即便社会改变了也很难摆脱“不冒险不出错就是最优“的思考模式。
那么这种思维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呢,我在很多事上都是一个易于放弃的人。尤其在上学期间。
经常有的一个情况就是,我满腹热血的做一件事,很急于看结果,看不到我就很慌,慌到开始胡思乱想,开始想可能自己做不成,怕自己会失败,担心别人会觉得我怎样怎样。
我太期待能快速看到结果了。又太急于想把结果展示给别人看。看待问题很死,于是对结果的成败也看的很重。成了自己容易飘,败了就否定自己的全部。
最后就是我真的没了耐心,就草草放弃了。但放弃过后换来的又是一次次的懊悔,为什么当时不再坚持一下。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我想很多人应该深有同感。
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小孩,浮躁胆小、轻言放弃、急于求成、没判断力,好胜心极强又很没自信,很容易被别人的三言两语左右。很多时候做事情都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一些东西,即便成功也容易陷入更深的迷茫。
这样的小孩长大后,有的人带着这种原生家庭的缺陷再组家庭“传”给自己的小孩,有的人独立意识觉醒想要改变又觉得无力然后一直活在痛苦中,只有少数人的落脚点在把它修正,认识到只有自己改变才利于以后的人生。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影响,我得承认,原生家庭就像烙印,完全去掉很难也没必要,毕竟它提醒了你存在的意义。但有没有能力像一个纹身师一样,把它改成你喜欢的纹身取决于你。
就像我妈说的这几句话,换做从前我可能又开始怀疑我自己做的这事了。但现在再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问自己这事是不是我喜欢的,做它有给我带来什么改变或者什么价值吗,你从一开始就知道它很慢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道理吗。
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我更没有放弃的理由了。要知道父母的想法,你改变不了,并且他们也不是完美的,理解就好。你唯一能做的是做好自己。
放弃就像烧水,只要开始,温度就在上升,虽然你暂时还看不到它有沸腾的趋势,但一旦放弃,那就意味着你需要重新再来。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思想前卫很开明的父母,那你很幸运;如果没有,那你也很幸运,上帝给了你挑战自己的机会,你将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