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说汉朝-125 罪己诏

上期说到刘彻泰山封禅,当众悔过,桑弘羊上书,预在Lun tai屯田。

被贬官的桑弘羊急于立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审时度势的智谋是没有的。大领导刚刚表示要爱惜民生,这个时候提议让百姓去边疆种地,明摆着是唱反调。

果不其然,刘彻看到这封奏书陷入了沉思,虽然他极其克制地没有骂人,但却难以抑制痛苦的回忆涌上心头。

其实在边疆屯田并不是桑弘羊的发明。前文介绍过,早年卫青收复河套地区后,刘彻就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当地设置朔方郡和五原郡,并大规模迁徙内地百姓屯田戍边。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修建两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使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迅速见底,而且西北地区苦寒,屯田农民生活艰难,加之当地族群和民族众多,后续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过往的教训历历在目,刘彻感到锥心般刺痛,他长叹一声,挥笔写下了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诏”的《Lun tai诏》,也称为《Lun tai罪己诏》。

诏书原文很长,看起来有些啰唆。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其中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我从诏书中摘取、归纳了一些核心内容。

“以前曾有官员请求对百姓增收赋税,以接济边疆费用,后来才知道这会使老弱孤独者困苦不堪。如今又有人要求派兵到Lun tai屯田。Lun tai在车师(今新疆吐鲁番)以西一千多里,以前开陵侯在那里攻打敌人,破城后得到了很多食物,但是,士兵们即使把食物装得满满的,仍然不足以支撑汉军完成战事,最后强壮的军人吃尽了牲畜,体弱的军人死在路上竟达数千人。

过去朕不明智,由于汉朝使者被匈奴扣留,于是派出贰师将军出兵,打算借此为使者壮威。出征前,方士和太史观星望气、占卜,都认为很吉利,匈奴必定失败。又为各将领算卦,结果是贰师将军最吉利,因此朕亲自指令贰师将军率兵下鬴山。如今,计谋、占卜和吉兆全都与事实相违背。后来,贰师将军战败,士兵们或死,或被俘,或逃散,此悲此痛,时常萦绕在朕心中。

现在有人请求在遥远的Lun tai屯田,想要建起烽火台,这将使天下人受惊和劳累,而不是优待百姓啊。朕不忍心听到这种话。大鸿胪等人又建议招募囚徒去刺杀单于,这种事连春秋五霸都会觉得羞耻。现在最要紧的事,是致力于禁止苛刻、残暴的现象,制止对百姓任意敲诈,努力发展农耕,贯彻对养马者免除赋役的法令,对军队只填补缺额,保证军备不荒废而已。各郡和各王国二千石级官员都要上报养畜马的良策和补充边备的计划。”

能写出如此诏文,可以说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基因在刘彻身上爆发了,曾经的败家孩子如今这般爱民、节俭,励精图治,他二老亦可含笑九泉。

这封诏书之所以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诏”,不仅因为这是出自刘彻真诚、恳切的忏悔,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十足的干货。

《罪己诏》并不是刘彻的发明。商汤、秦二世、汉文帝等都曾下过《罪己诏》,但多是受环境所迫,出于维稳目的的象征性自责。刘彻的《Lun tai诏》可不是单纯的摆姿态,他释放出了重大政治信号,关系到国家的战略调整。正是从《Lun tai诏》后,汉朝从军事扩张转向了休养生息,为西汉的后续发展明确了“恢复社会经济”这一核心政策方向,也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几十年的争斗,让刘彻伤痕累累,他的过往就像风中狂乱的熊熊烈火,肆意吞噬着周围的一切。而当他发现相比于战场的硝烟,袅袅炊烟才是人间该有的模样,他的内心便归于风和静谧,胸中的那团火焰也跳动得如生命的脉搏,给世人带来了生机和光明。

汉朝已经开始休养生息,刘彻有了些许宽慰,可当他回过头时,发现“后院”还有一团乱麻。刘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么他打算怎样处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事呢?我们下期接着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