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古典互联网时代到价值互联网时代跃迁的历史性阶段。方兴未艾的数字化进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爆发力和创造力。数字货币作为“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各主权国家所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统称为CBDC,英文是“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中国人民银行则把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称作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DC/EP,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人民币作为我国通行流通的央行货币已经历经71年,从1948年诞生至今,根据升级版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人民币1.0版本指的是人民币以纸币及硬币作为主要形态发行和流通;人民币2.0版的标志是人民币走向电子化,即在银行等金融体系内的现金和存款早已通过电子化系统实现数字化;而人民币3.0版本则是指人民币数字化,即是推出与现金人民币等同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不过,当前虽然有不少人已经接触到“数字货币”这么个名词,但却很难有系统化的认知,因而往往陷入空气币、资金盘等骗局无法自拔,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值此之际,对于希望了解数字货币或者区块链技术的公众来说,一本能够将数字货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讲明白的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本书读懂数字货币》近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为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区块链委员会秘书长黄永彬,区块链逍遥子王腾鹤,佰链荟创始人辛泓睿。该书致力于在数字货币迅猛发展、日益走近人们生产生活的大背景下,让更多的读者朋友真正认识和了解数字货币,通过本书感受数字经济带来的深刻而广泛的变革。
据悉,本书共分为六章,适合对数字货币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也适合作为投资者、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企业管理者了解数字货币,尤其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参考读物。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社会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与活跃,加上民众购物消费习惯的变化及对货币流通安全性的考虑,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使用电子银行、电子支付而不愿携带纸币。因此,由央行提供比纸币更快捷、低成本的数字化货币媒介工具,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必需。
我国作为最早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早在 2014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便提出研发数字货币的想法,中国人民银行也成立了从事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官方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2017年年末,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2019年11月28日,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出席“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时表示,法定数字货币 DC/EP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的应用。进入 2020年,多个商业银行内部正在就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场景等进行测试,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2020年8月14日,商务部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进入2020年之后,美联储连续推出零利率、无限量QE、2.3万亿美元信贷计划等超常规货币政策,对全球各国开展“剪羊毛”行动,这使得原本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根基逐渐松动。我国率先控制疫情实现复工复产以及强大的内需潜力,将是中国经济继续领先全球增长的保证。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高达9.2%,领跑全球。
在此背景下,潜力货币人民币势必会成为各国央行竞相争抢的“香饽饽”。2020年1月,俄罗斯央行从美元储备中提取资金重新分配,将人民币份额从1%提高到14.7%;继德法相继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后,日本央行除了与中国央行签订本币互换协议之外,还创下购买1510亿日元人民币债券的最高纪录等。
目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正不断攀升,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货币。总而言之,如果这次疫情成为美国经济甚至是国力长期下行的拐点,美元也将跌落神坛,而与之对位的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复苏并有望持续领跑,这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最好机遇。
正在推进中的DC/EP将成为人民币加速国际化的一把利剑。基于经济前景的考量,如果之后DC/EP可以顺利开展跨境支付,数字化的人民币将对现有的全球货币体系产生巨大影响。
图片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