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之友也,吾所爱也。书,梦之处也,想所达之。
古人曾说“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于书,可谓是爱不释手。余曾道:“书,乃我梦之处。”实则是幻之所想,另一个渴望并且可能达到的天堂。
我曾经惊叹过,世界各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感叹过古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似乎他们能将人大脑里幻想的事物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文字,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思想,走进他们的思维,甚至从中去寻找他们思维中微小的缝隙。
有“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给我们的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但与此同时它同样会显现出作者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与渴望。在初中,我曾迷恋《红楼梦》,喜欢林黛玉身上的才气,也曾经感叹过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曾经有多位红学家研究过她身上的特性,也细细品味她这一生,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作者是偏爱她的,他并没有让林黛玉看见贾府被抄家,而是让她在那之前含恨而终。可是,在我看来,封建社会下的爱情悲剧,拥有着反抗却难逃现实压迫,这并不是偏爱,而是将美好一点一点在读者面前撕碎,让人心痛并且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或许,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让看文章的人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走进别人的思维,在提问中找到答案,并且将找到的答案反复论证,并且让周边的人以及自己信服,这不就是一代又一代红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吗?仔细品味,以书为友,寻找乐趣。
对于《红楼梦》我最深的情结也许就是作者对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国古代的著作中的每一个词都需要反复去推敲,这是我从中最大的感受。在我其中,我明白到,诗,是情感和事物的结合体,它简短含蓄,在走近它之前,你需要看里面的机关。想要达到诗人内心的天堂,就必须要在脑海里幻化成诗人的模样,体会它的百味人生,各种酸甜苦辣全在其中,没有指明,你若参透,就是一种别人达不到的思想境界。滋味全在心头,没有多余的言语,也没有多余的点缀,全凭自己去感受。
如果说,对中国古典著作情结最深的是《红楼梦》,那么对于现代著作,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在之前,我不曾知道精神病人的世界。这本伪纪实文学著作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天才与疯子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现实社会下的条条框框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是在精神病人跳出了这个禁锢我们思想的牢笼,因为观念不同所以视为精神有问题。我阅读了作者与每位精神病人的访谈记录,其中也有作者的虚构,可是并不妨碍我所探求的另一个世界——精神病人的思想。他们很简单,很孤独,很快乐,用自己的逻辑去思考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纵使他们的逻辑不为人们所接受,但他们乐在其中。在书中的有一处细节描写,一位病人可以在树底下观察石头,看一整天。大多数人认为这个人是精神有问题,可是在接下来他与作者的交谈过程当中所说的一套理论,常人都没有办法去反驳。有时,我们也应该去思考,现在浮躁的社会,真正做学术的人又有多少能够静下心来去钻研学术,静下心来慢慢去研究一个现象,或是论证自己的思想。
读完后,我思考了很多。我总觉得在书里,我能到达我在现实生活中到不了的世界,因为你始终都在自己的脑海里遨游,未曾去别人的思想里参观。当走出自己的那扇门,你会惊叹那是另一个天堂,你所没有看见过的天堂。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不能找到的答案,或许都在书里。至于,你是否能找到就看你思考的深度。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我们似乎能够慢慢体会到很多曾经读不懂的书。它是一位很好的朋友,但书也是分年龄的,就如同我们各个时期所交的朋友的准则也是不一样的。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走出自己的思想,到不同的人的世界里转悠转悠吧,你会有所收获的。而我的收获是:以书为友,到梦之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