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是幸运,我只是敢争取自己应得的
什么是幸运?幸运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底牌究竟在哪儿,只是别人看不见。
贵人很多时候就在你身边。很多人以为生命中的贵人是被隆重的仪式感安排好,站在聚光灯下深情等待。现实却是,他或许就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段,成年累月地观察和打量你,考虑成熟才会向你伸出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所以,所谓幸运的人,都特别擅长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2.才华和见识,是被逼出来的。
透过历史的烟尘,你或许可以看到无数其貌不扬的普通女孩,看似没有雄心,却最肯花时间和精力埋头做事。
别的女人花枝招展谈恋爱,她不着急,专心苦学;别的女人结婚生子油盐酱醋,她不焦虑,继续苦钻;别的女人琢磨怎么吸引和锁定男人,她不被干扰,把用在男人身上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才华和见识与日俱增。
幸运,有时是攒出来的。才华和见识,有时是逼出来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这些普通女孩爆发了。她们不仅赢得想要的生活,还赢得了理想的婚姻、友情和事业。可大多数人只看到她们瞬间闪耀的幸运,想不起背后的努力与坚持。
3.敢争取自己应得的姑娘,活得都不会差。
谁又是幸运的呢?
那些美好原本就属于你,区别在于:你是否敢于披荆斩棘,遇见神龙也不怕;你是否愿意眼观四方,撞了南墙及时回头;你是否能够知己知彼,明白自己的底线和优势;你是否可以耐住寂寞,远离不适合自己的流俗。
4.聪明人都在用笨办法做事。
不走所谓的捷径,也从来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他们的聪明,不过是坚持不懈地、认真地做好必要的功夫,直到有一天累积的功力可以一览众山小。
罗永浩讲过一个故事:
有人介绍火车上找座位的经验——不是现在的动车高铁,而是那种老式火车,特别挤票还难买,他每次只能买到站票,但是每次却都能很快找到座位,方法是上车之后从第一节车厢的第一个座位开始问“下一站下车吗”,一直问下去,因为他相信整个车上至少有一个有座位的人下一站要下车,那就找到这个人等他的座位。结果每次问不了几个车厢他就找到了座位。
有时候过分强调聪明的作用其实是有坏处的。首先,聪明总让我们想超越常规找出别人找不到的捷径,可是笨办法常常比捷径还要快;然后,聪明人虽然敏于思考却懒于行动,他们看不起那种挨个问过去的“笨”。
而所谓的笨,往往是一种认真踏实和坚持的态度,就像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万小时定律——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不是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经历过一万小时的锤炼,正是这枯燥的一万小时,把平凡变成超凡,将普通化为卓越。
5.野心不能成就你的,热爱可以
当一切专业、技巧与方法都无从优化选择的时候,直觉往往起了关键作用。
除了热爱,没有任何一种野心,可以如此长久地做到虔诚和呆萌。投注真情实意之后,对于事业和生活的理解,便不再是庞大的产业、账户上的数字、奢华的居所、头等舱机票,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很多以野心为驱动力的成功学拥趸或许无法参透,野心虽然是获胜的特效药,热爱却是奇迹的出发点。
事业、生活、爱情、婚姻、友谊,莫不如此。只是,我们在很多方面倾注了过多的野心,却遗忘了原本的热爱。
很多以野心为驱动力的成功学拥趸或许无法参透,野心虽然是获胜的特效药,热爱却是奇迹的出发点。野心太大的人,往往起步的时候心就输了。那些野心成就不了你的,热爱却可以。
6.人不能成名太早
对于年少得志的人,成名太早最可怕的地方,是自以为掌握了世界,谁知是被世界掌握了灵魂。他们高估了自己,小瞧了别人,走一些明眼人看得出路数的捷径,做一些自以为聪明的选择,在花团锦簇里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其实依旧是个随时可能摔倒的边缘人。
要想让灵魂不被世界拿走,确实要老成点,有阅历才能hold住。没有领略过名利场的虚情假意,就会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朝跌下,摔得太重。
真正走到巅峰的人,心怀的从来不是大道理,而是朴素的小事情。这些岁月淬炼出来的人精,稳扎稳打,不再说过头话,也不再做张狂事,他们早已从“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得意,过渡到了“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淡定,从而分得清繁荣和虚假繁荣。
而一个在盛名下失败的青年,他的错处或许不过在于成名太早、太年轻。
7.太听话的姑娘不会太牛掰
长辈的意见往往带有温暖的私心,和每一代人必然存在的审美局限。
如果人的一生可以设定程序,大多数姑娘在出生的时候恐怕都会被妈妈设定成与她差不多的人生:克隆的生活,类似的爱情,相近的婚姻,相似的儿女,甚至在什么时间段遇见什么人都预设好,为什么?安全啊。
对大多数女子而言,生活的价值不在于探索,而在于安安稳稳走完人生路。安宁的小确幸,绝对是幸福的一种。可是,假如你的梦想是探索,或者超越父辈生活,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甚至有点小牛掰的人,就一定不能给自己预设轨迹,一定不能太听过来人的话。想想同学会上那些特别精彩和提气儿的人,有多少是乖乖女和乖乖仔呢?
冯仑说,人们常提的二八法则,就是80%的社会资源被20%的人掌握,但通常实际情况比这个法则严酷得多。真正占有绝大部分资源,能够站在金字塔尖上得到自由选择权的人,很可能只占社会人口的相当小一部分,约等于5%。
所以,他在自己女儿13岁的时候告诉她:一个人,无论男女,都面临着两种人生选择——95%的人是在等待未来,为了跟随和适应设定好的社会秩序,完成社会繁衍任务,过自己的小日子;还有5%的人则选择挑战,创造自己的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只是,挑战、创造、不听话的过程异常艰辛,在一个人脱离95%之前,会像流星穿过大气层时那样剧烈燃烧;而一旦穿过阻碍进入5%的人群,眼前便豁然开朗,会觉得:哎呀,都说我折腾,原来还有比我更折腾的呢!
当你打算从平均值的列队里脱颖而出时,付出的必然是不听话的代价;当你打算在某一个领域创造一点小小的牛掰时,一定会承受非议和质疑。只是,Who cares?
8.那些没有被孩子毁掉的文艺女青年
真正的文艺女青年,会因文艺而更丰富,更聪明,更豁达,更懂事。“文艺”不是她与现实割裂的刀片,而是她在或许有点硬冷倔的世界里自我取暖的慰藉。她没有那么容易被什么东西毁掉。
而摧毁一个矫情女青年,so easy。那不是孩子,而是永远湿漉漉的少女心,和注定斗不过的岁月。
她们接受的生活是永远跷着腿喝咖啡读小说的闲散,当时光要求她们担当一名成熟女性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上孝父母、中慰伴侣、下抚儿女,接受琐碎平庸的日常,接受憔悴与衰老的必然,她们立刻抓狂了。她们有着特别强的想象力,特别差的执行力,令人发指的自恋指数,以及弱爆了的吸金能力。
所以,毁掉她们根本不需要孩子,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一个绝尘而去的男人,一份搞不定的工作,一场意外的疾病,都足以把她们从光鲜亮丽的表象甩回清冷无常的现实。
我欣赏这么一类女人:当生活需要她们付出代价的时候,哪怕是非常高昂的成本,也不皱眉头,不缩头不叹气不纠结不算计,坦然支付。她们清楚有些事情的成本非常高昂,就像清楚青春和多情不会永驻,她们有能力维持想要的生活,她们豁达和自如的资本是:首先,足够自立;其次,足够有钱;最后,足够自知。
不是有一份工作就叫自立,而是心理状态hold得住自己选择的生活,它保证你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会被什么事情打垮,确保你能把生活发过来的任何一张牌——即便是糟糕到你不想要的牌都能平稳地打出去。一个自立的女人才会有稳定的情绪,不会给自己和周边带来骚乱和波动,自己铺的摊子,即便砸了,也能收拾得起。有钱不是让你成富姐,而是你的收入支撑得起你的愿望。
真正的熟女,都有自知之明,她们熟的是心智不是脸,表情依旧纯粹,内心却拎得清楚。外表苍老,内心童真,不能应对生活的改变,确实是件麻烦事。
9.成熟的姑娘更懂得示弱
我从来没有把安徒生的故事作为童话看。他超越其他童话作家的伟大之处在于,这些貌似虚构的故事用柔和的方式揭露了世界上很多尖锐的真相。他没有特别为孩子打造一个光明的结局,而是给出貌似明亮却意味深长的结尾,比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尤其是《海的女儿》。
小美人鱼具备一切好姑娘的品质,美丽痴情,善良懂事,放弃了显赫的家庭、动人的声音和长发,每天忍耐走在刀尖上的疼痛与灼烧,只为陪伴在王子身边。可是最后,王子却娶了邻国的公主,小美人鱼放弃回到大海的最后机会,化作泡沫无声无息地消逝——果然是好女孩上天堂。
成熟善良懂事的好姑娘很少在人前啜泣和示弱。她们被灌输了太多自立自强的概念,常常忘记自己也不过是茫茫世界中再普通不过的小女子,搞不定、担不起、付不出的事情太多。她们把硬撑理解成坚强,硬撑着微笑,硬撑着努力,硬撑着阳光。她们几乎从不把自己的无助、弱小、担心、恐惧告诉别人,尤其是那些实际上更强大的人。
于是,坚强的好姑娘就像“暖男”一样总是被发“好人牌”,经常成为备胎,总在危难时才被人想起,排排坐吃果果的时候她们几乎是没有份的,大家总是问心无愧地想:那样的好人和强人,什么事情自己解决不了?谁会想到,她们把头高高昂起来,只是不希望眼泪往下掉。
可是,坚强的好姑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将付出更多的努力,得到更少的关爱,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你不需要,时间久了,你也觉得自己不再需要。人性的不公是,原来你不需要我的照顾,那我照顾别人好了,多余的精力和爱心总要找个地方安放,不放你这儿,就放别人那儿吧。
强大是一种后天的本领,示弱却是先天的本能,千万不要练就一身本领,却忘记上天赐予的本能。恰到好处的示弱,会卸掉那些本不该你承担的重负,得到你应该得到的关爱,腾出更多时间,从忙碌中抽身,从沉重中减负。过分坚强,过分成熟善良懂事,就好像过分的柔弱一样,也是一种毛病。愈往后,你会愈加发现,成熟的姑娘更懂得示弱,就像成熟的稻谷都懂得弯腰。
10.最大的事就是善待自己——自己好,周围的一切才会好。
我们的生活里,热心观众太多,真正和你有关的人却不多。所谓的“好”与“不好”,不过是他人嘴皮子上下一动,蹦出一两个貌似重要的字,却需要你用实实在在的时间和精力去交换,用真真切切的耐心和细心去对待。甚至,你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无法讨好全世界,也无法让每一个人都说“好”。
当你跨越了纠结、多虑、求完美这类无用的情绪,走到能够看清看透不看破的境地,会发现,只有你自己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值得被珍惜和善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