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日 细微动作背后的惊涛骇浪
按:姊妹篇 冯唐的《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女士》,白天想好了一个主题,开笔写了一半。晚上坐在电脑面前,灵感突发,来了另外一个转折。
做一个有感受的人
中年女人,过了三十岁,把大部分的重心都放在了家庭上尤其孩子的身上时,忘记了自己的感受,有时候走在每天24小时的时间轴上,会觉得自己为什么没有活出自己的样子来?因为缺乏表达感受。
感受,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就是身体的感觉,饿,渴,累。心受,就是心里的情绪:高兴,悲伤,爱,恨,喜悦,厌恶。
当我们累了,我们不说累,而是让孩子去写作业:当我们饿了,我们不说饿,而是让孩子少吃零食;当我们着急焦虑,我们不说着急,而是让孩子快点,再快一点。
为什么我们会略去表达感受,顾左而言他?
因为我们不曾有感受。小时候我们自己的感受表达是缺乏的,父母不允许我们多哭,哭是情绪的表达,就因为长大了,三岁了就不能哭,一旦哭就被禁止,擦干眼泪,生生的把所有的情绪,身体的心灵的情绪压抑起来,没有得到释放。久而久之,也不知道什么是哭。当需要哭的时候,只有肩膀会抽泣。这样的我们长大成人之后自己组建了家庭,也延续了没有感受的感受,让孩子不要哭,做男子汉做坚强的人!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当下,只有过去,未来。当单位领导表扬我们的时候,我们只会说是领导的栽培,却忘记了自己的承担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只会说过去我很一般,未来我会更努力,从来不说,我很高兴领导看到我的进步,我很骄傲自己的成绩,我很满足我现有的成绩。当下的当下,表达情绪如此的重要,却被教条主义说,当下的情绪不重要,如果说多了会被人怀疑自满,说少了会被人否定言辞拘束,果断不说当下。没有当下的感受,活在过去和未来,我们是真空人。
因为我们从来不在。在的意思是,我听,听到你,我看,看到你,我识,识到你。我们每天拿着手机,宁愿和陌生人聊天聊得眉飞色舞也不愿意和家人静下心来把手机放到一边好好倾听家人的谈话,年长的父母多问一句,吃饱了么?穿暖了么?我们会觉得无聊透顶。而朋友圈里晒的肚子饿了么,你都会仔细放大照片细细阅读并且留下点赞的足迹。心与心的距离不是你坐在我对面我就能懂你,而是手机懂我就可以。每个人不在线,那么接受信息的天线就会失联,听不到你,看不到你,识不到你,那不就是瞎子摸象么?
创伤应激障碍表明,当亲人去世的时候,最重要的表达是:我很难过,我想哭,但是我哭不出来。但每一个人会过来扶着你的肩膀眼眸沉重,说出了最不该说的两个字:节哀!那么多的悲伤让一个人控制住,是多么的悲哀。
一个孩子的妈妈在她孩子上厕所拉屎擦屁屁的时候擦疼了,孩子嚎啕大哭,这个妈妈冲着孩子嚷:不就是弄疼了一下么?有什么值得哭的?殊不知,孩子再也不把疼痛告诉他人,把疼痛的感觉降到最低,才是最安全的。不要感觉的感觉很可怕!
活出自己,不要假大空,不要什么坚强,不要什么牺牲,要的是感受自己的感受。只有感受到了自己的感受,才能真切的感受他人的感受。
对着擦屁股疼的孩子说:哦,真疼啊,来揉一揉。
对着亲朋好友的劝告说:亲人去世,我真的好伤心,让我尽情的哭吧。
对着促膝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真的很爱你们,让我抱抱你们吧。
对着领导说:领导,我很高兴你对我的肯定,我对自己今天的成绩感到很骄傲。
对着自己说:我很快乐,我很健康,我很富足。
感受很重要,从今天学着爱自己的最好的一步是:学着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自己的心年轻起来,三十活出二十,四十活出十八,年轻的心由感受开始!
每天从表达感受开始,镜子里的你会熠熠生辉。
每天从表达感受开始,人际关系会融洽万分。
每天从表达感受开始,内心的富足感会自信饱满。
每天从表达感受开始,活出真正的自己。联结自己,联结他人。
我很快乐
我很健康
我很富足
我是圆满而富足的
我是因
世界是果
我是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人
我有资格拥有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
每天都有好事在我身上发生
我对一切的发生付100%的责任
我敞开自己
接受世界上最美好的财富和幸运
我愿意改变
我愿意丢弃过去的信条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