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莲柔漪
《齐论语》是《论语》最古老的版本之一,在汉末魏晋时期就失传了。
“因为《论语》主要记得是先师孔子和孔门弟子的言行。”
“这样一部重要典籍,历经秦火和战乱,传至大汉初年,出现多个传本。”
“有《齐论语》,有《鲁论语》,还有孔壁中发现以古文字书写的《古论语》。”
东汉末年,大儒郑玄综合了《齐论语》等多个传本,编校整理了《论语》,并为其作注,郑玄的注本也成为了后世《论语》流传本的基础。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这不是孔夫子的话,是他的学生曾皙说的,沐春时节想和朋友们一起,去河里洗澡、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夫子非常赞同曾皙,他不仅向往这种生活美景,更向往贤能在位,百姓各得其所,天下大同的景象。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这位老师和他学生的对话里,识读《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些都很熟悉,也都出自《论语》,生活中有时候都会提及,《论语》的思想已经浸到我们的骨子里,浸到血脉里。
《论语》的作者是谁?又是谁命名了《论语》,现在还没有定论,相传就是孔子的弟子,以及他的再传弟子们。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论”就是指编纂,“语”指的是谈和说,也就是跟别人在讨论、应答的时候说的话。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班固《汉书·艺文志》
《论语》就是把孔子,还有他弟子所说的话记载下来,然后编纂起来的意思。
在《论语》中就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孔子告诉他六个字,“言忠信,行笃敬。”说话要忠信,做事一定要踏实笃敬,于是“子张书绪绅”,连忙记在腰间的带子上。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面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这两个弟子轮流记录,“每孺子之执笔记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就是二人轮流来进行记载。
孔子的弟子各有所记,便是《论语》材料的来源。
《论语》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仁”,但是孔子很有意思,在《论语》里面,很多弟子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基本上没有一个关于“仁”的本体性定义。
子贡问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给出一个最经典的答案,爱人。
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这个“人”和仁义道德的这个“仁”,读音是相同的,人就得仁,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仁德,那他就失去了一个做人的根本。
“仁”字,字的结构上,讲是二人,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最后贯穿到整个社会的一种运行的规则,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
孔子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把“仁”的思想传承了下来,进而又影响了像后世孟子、朱熹等许多的儒学大家。
在“仁”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宽广的情怀。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出生于鲁国陬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
他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为了生活,做过仓库保管员,看管过牛羊,后来甚至做了很大的官。
为了理想辞官,到了五十多岁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一周游就是十四年,孔子的一生很坎坷,不顺利,但是他很乐观。
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