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的结果,就是坚持不下去
早起、健身、读书、写作……这些都是好习惯,可咱们就是坚持不下去,不要怪自己不争气,而是因为咱们没有掌握方法,没有理解习惯。
习惯是什么?
【2】习惯是什么
习惯是咱们可以自动自发处理一些事情。比如现在问你7乘8等于多少?你可以毫不费力地随口就答出来,这就是习惯。比如你是个老司机,能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还能同时和副驾驶位的人聊天,这就是习惯。如果咱们早起、锻炼、读书、写作、表达……都能像算乘法和老司机开车一样自动处理,那该多好!
可是,偏偏就不行,为啥呢?
【3】三重大脑
答案在咱们的大脑里。
咱们的大脑,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叫本能脑,掌管身体的本能反应,比如心跳、血压、眨眼、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等等这些,根本不用咱们思考。
第二部分叫情绪脑。掌管咱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
第三部分叫理智脑,可以让咱们进行想象、理解、推理、分析等等,只有咱们人类发育出了这部分大脑。
为什么咱们算7乘8很快,可是一个没有背过九九乘法表的小学生算就很慢?
【4】快与慢
因为咱们是在用本能脑处理这个问题,而那个小学生是在用理智脑处理这个问题。
咱们又是怎么做到用本能脑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无数次的重复,不管是刻意背乘法表,还是上算术课和生活中的运用,让这件事成为了本能,也就是习惯。
同样的,老司机开车是用本能脑开车,而新司机开车各种手忙脚乱,是因为他在用理智脑开车。而无数次的驾驶,让开车这件事成为了本能,成为了习惯。
可见,习惯要靠重复形成。可为什么重复那么难坚持?
【5】双手举”哑铃”
和三个因素有关,动力、意志力和要做的事。
什么是动力?就是咱们要做某件事的理由,比如我要减肥,动力有希望更健康、希望更好看、不别人嘲笑了等等,有的动力来自理智脑,比如健康,有的动力来自情绪脑,比如好看和不被别人嘲笑。
什么是意志力?就是当咱们很想放弃的时候,意志力告诉咱们再坚持坚持。咱们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就那么多。
是不是动力越大的时候?需要消耗的意志力就越少?动力越小的时候,需要消耗的意志力就越大?而当消耗完所有的意志力时,就是放弃的时候,重复被中断了,养成习惯的挑战失败了。
这就好比用两只手举起一个”哑铃”,”哑铃”是咱们要形成的习惯,左手是动力,右手是意志力,两只手的力量加起来举不起”哑铃”的时候,重复就被中断了。
两只手中,意志力是不变的,动力是可变的,当咱们有更充足的理由时,动力就会更强,
那么,有什么办法增强动力?
【6】寻找足够的动力
动力可以来自理智的思考,也可以来自情绪的驱动。
首先可以找理智脑这个朋友,多想想养成一个好习惯后带来的好处,不妨用张纸列出来,还可以自己跟自己玩个头脑风暴,在纸上写出10条好处,如果能列得出来,就犒赏自己一小下,然后把这张纸贴在床头。
但我还是觉得另一个朋友更靠谱,就是情绪脑。一些直观的刺激更能让咱们保持动力。比如减肥,可以贴一张身材超好的健美明星的照片,可以约共同减肥的同伴互相监督打卡,可以在朋友圈晒每天的目标和成绩等等,都是在利用羡慕、嫉妒、怕丢面子等情绪来增加动力。
虽然情绪脑更给力,但是也更不靠谱,因为情绪的变动很大,一旦某一天情绪很down,要想继续坚持,不打断重复,就要靠意志力了。
【7】All in意志力
咱们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就那么多,而当动力靠不住的时候,意志力就得够用,而它又不能增多,所以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意志力都all in在一件事上。
所以,咱们想养成的好习惯很多,但要一个一个来,不然意志力分在各个习惯上,不够用,一旦重复被打断,就都泡汤了。
那么,除了多找动力和all in意志力外,还有什么办法有助于养成习惯吗?
【8】最小的目标
还有,就是“微习惯”。咱们前面讲了,养成习惯就是一手动力,一手意志力,两只手托起一个”哑铃”。除了增强力量外,还可以减少”哑铃”的重量,也可以降低中断的风险。
咱们的目标,是确保重复动作一直坚持,直到这件事从理智脑转到本能脑,而不是每次做很多。
所以,减轻”哑铃”的重量也很重要,减到什么程度呢?最小!比如看一页书,早起10分钟,写100字……很容易坚持,特别是在动力不足的时候。
就比如《微习惯》的作者,他坚持的是“每天一个俯卧撑”,最后让自己从一个生活失败的死肥宅,变成了事业成功的美男子。
【9】总结一下
习惯是用本能脑处理的事情,大脑指挥咱们的身体自动自发完成。
一件事从理智到本能,办法是不断重复。
想要让重复不被打断,第一招是多找动力,第二招是all in意志力在一件事,第三招是让坚持的目标足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