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9日星期四晴亲子日记2014级7班马驰翔爸爸657
最近在大热的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大为是一个很懂说话智慧的爸爸。
一天放学回家后,女儿林妙妙就迫不及待地和父母说起同学们的八卦。
爸爸觉得不妥,可是没有当场指出,反而像朋友一样和女儿讨论起来:你生病了,邓小琪去照顾你;你受委屈了,她帮你解围。这些你都没有忘记吧。
见女儿不说话,爸爸继续循循善诱,最后才幽幽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你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大流。”
在爸爸的开导下,林妙妙终于知道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是错误的。
在《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林大为没有一开始就说林妙妙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他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事实陈述出来。
要知道,事实,是最不会让别人反感的。而将事实和评论混为一谈的时候,孩子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在心里反驳我们。
父母可以试着不再条件式地反应,尝试不带情绪、观点地去说明一个事实。
曾经看过网友分享的一个体验:
有一次他和孩子在玩耍,孩子一下子不知轻重,“pia”的一巴掌劈头盖脑地打了下来。
顿时,他脸上火辣辣地痛。看着孩子一脸无辜的表情,他忍住了怒气,认真的说:“你打到爸爸了,可是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下次注意就好。”
很快,孩子就又开心地投入到了玩的过程中,而且,孩子真的小心了很多。
他感慨说在那以前,他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时的他严厉地批评孩子你怎么玩的?那么不小心?
没有想到孩子委屈地“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和孩子沟通时,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带着自己情绪去评价,先让孩子认清事实,然后才慢慢地引导。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靠着不断地交流来靠近的,特别是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更是如此。
如果一个想说,一个不想听,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就会成为生活在一起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每一次良好的沟通,却会让我们和孩子的心,更靠近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