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没有在老家过年。
越是远离家乡,对那些过年的风俗记得越清。三十的下午时分,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沿四五点全是晚的了。早些时候,都是村里毛笔字写得好的自己写,后来可以在县城买的时候,多数人也会买上几幅。
傍晚时分的年夜饭很重要,作为过年的重要前奏,这顿饭是家里人春节期间正式的第一次团圆饭。不过在吃之前,有个 重要的环节,就是给"天爷", "地爷"和"先人"献饭。做了什么吃的就取少量三分,分别献在堂屋外面的窗台上,厨房的烟台上,和堂屋的桌子上,用意非常明显,就是给上天,灶神,是对故去的先辈们寄去感恩之情。这个时候,院子里炮竹也会点起,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年,终于正式拉开序幕。
傍晚时分,若有三年之内去世过人的,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叫,接纸。晚辈们端上香,蜡,黄纸,封好的纸钱等,在堂兄弟们的陪伴下,到附近的路口,点上香,蜡,纸钱,去「接」故去的亲人。
第二天,主要是在上午,一个村子的各家各户的男娃娃都会带上纸钱到去世三年之内的人家「点纸」,就是去磕个头,再把纸钱放下,表达对这一家去世之人的缅怀。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很多人也说现在的年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但这两项活动从未减少。
老家有个传统,在过年期间,男子无论到谁家,都要磕头。第一个头磕给这家的先人,磕的时候不说什么。第二个磕给比自己年长的人,按着备份一个一个来。这磕头不是跪下不起来一个一个磕,而是磕一个站起来跪下去接着磕第二个,第三个......当然了,年长的老人如果磕头,也会被大家拉起来,到礼数就是如此。
这些重要的传统和仪式,正式多年来吾辈们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维系纲常人伦的仪式性的活动。它们有的烦琐,有的耗时,但是春节里就是干这些的,也正是这些活动让敬畏上苍,感恩自然,缅怀先辈的传统成为老家人骨子里血液里的东西,在他们的一生中成为无形之中无意之中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