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只有那些天才作家,才能写出那些经典流传的金句。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写作者,写出像样的金句,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面对那些文学大神,我们似乎只有顶礼膜拜的份儿!
好莱坞电影大师曾评论钱德勒的小说:他的书中每一页上都有闪电!
比如,钱德勒在《漫长的告白》书中金句:
像我这样的人,一辈子只会有一个光辉时刻,如同秋千架上完美的一荡。
钱德勒的著名粉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多次说过,自己在灵感枯竭的时候,就会把钱德勒的小说拿出来,再看一遍,往往会激发新的灵感。
结果他也成为了金句大师。
比如村上春树在《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书中金句:
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但是,在这本由布兰登·罗伊尔写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他告诉我们,那些出色的作家们,只是掌握了一些关键的写作原则,并反复不断地使用。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金句?
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学会运用6个小技巧,你也能成为金句大师。
(一)准确
美国现代传媒之父,报业大亨约瑟夫·普利策曾这样要求记者们写句子:
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展现以便他们被它的光明所指引。
我们在写作时,应该要考虑先给读者一个目标,然后再告诉他们抵达目标的方向,否则就无法以最高效的方式传递信息。
当人们读完一篇文章后,能长时间记住的往往是其中的具体事例和细节。
比如,公司利润下降了。这句话会让人在阅读时一扫而过。
换一种更准确的说法:公司利润下降了10%,因为总体成本增加了20%。
这样说,有理有据有数字,让人印象深刻,不得不信服。
模糊的语言会弱化文章主题,因为它迫使读者猜测你要表达的含义,从而无法专注于你的观点。
选择准确、描述性词汇会使句子更有力。
(二)支撑
在写作中,我们经常在无意识中犯的一个毛病是:强词夺理。
只给出一个笼统结论,却不去进行具体论证。
比如,评价一件衣服,只是坚持说:这件带圆点的比基尼泳装难看死了。却不拿出任何证据,那么读者立刻就会在心里反驳你:你错了!
在打草稿时有一项十分有价值的技巧,就是在写完之后立刻加上“例如”来强调你想表达的观点,以支撑自己的陈述。
在写作用语上,不要只说“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提及“为什么”,既为写作提供了支撑,又暗示了作者的写作原由。
(三)有我
曾有人说过,所有的写作,都是在写自己的传记。
增加与写作者自身紧密相关的例子,更能让人增加兴趣。
读者乐意通过个人经历来了解某一情境如何,并与作者发生联系。
比如,描述一群人正在挨饿,说了他们空洞呆滞的眼神,说了他们皮包骨头的身体,最后再加一句:
我走过这饥荒的痛苦,犹如在梦中一般。
通过我这个第一人称的视角感受,立刻让大家有了强烈的现场参与感。
时刻不要忘记把我代入到陈述之中,让读者们感到自己获得的是第一手的信息,从而更加关注你的故事。
(四)比喻
比喻不是简单的比较。真正的比较是“小四比姚明个头高吗?”
诸如类比、明喻、暗喻,是一个高明的作家展现其创造性写作技巧的手段。
因为比喻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优秀的创意,抓住读者们的注意力。
作为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招聘人员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开场白,让人眼前一亮: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没有桨的船。
作为一家红酒经销商,推销红酒的时候,这样说会让大多数人会心一笑:
好酒和好医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能延续你的生命!
时常逼自己练习写些一句话广告推销语,相信下一次,你也能写出这些精致而又发人深省的句子。
(五)简洁
在写作中,一个高阶作家,会用最简单常见的词汇,表达出最丰富的情感。
李白的《静夜思》,无一字不识,无一字不懂,却把那种漂泊异乡的游子,彻夜难眠思乡心切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越是简单常见的词汇,含义越是宽泛,也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情,因此,使用读者们比较熟悉的词,不会引起误解,“安全系数”更高。
保持简洁还要注意,随时砍掉冗余语句、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例如,“没有经验的新手”这句话中就存在冗余。
过于频繁地使用限定词会弱化文章含义,显得你在写作时很犹豫,徒增加文章篇幅却没有增加内容。
(六)排比
在一段话中,如果有相似的部分,可以使用相同的方式表达,从而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有力。
短句蕴藏着强大的力量,三五个短句组成排比,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灵动。
看看《圣经》中的这段经典语言表达: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受地土。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运用排比时,要检查平行结构是否有误,确保句子的每个部分都能够独立。
在短句中要多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语态,尽量使用正常的“主—谓—宾”结构句子,更符合人们的顺向思维模式,减少了词汇量,也让句子更有力量。
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但往往艺术的灵感之花,需要严苛的训练浇灌绽放。
写作最大的捷径,或许就是一个字接着一个字写下去,直至金句翩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