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很长很长时间,自己都处在非常非常低的频段,用生不如死来形容都不为过。我主要是因为亲子关系问题才进入学习当中。
前段时间看到—紫雨老师在亲子群的悉心指导的"孩子到底要怎么管?",同样的事情不久前在我们家里发生了,我16岁的儿子和他父亲因为手机的事情差点出手。我也因此对这篇文章产生了共鸣。今天孩子又跟我们说,三月份开学以后他不再去学校念书了,他被一家游戏公司录取了,以后要走游戏路线。曾经在网上报纸上看到的这类故事,竟然在我身上发生了。放在之前我会失声痛哭。
看了 吸引力法则让我又一次真正意识到:能量上错了,你就不能过程开开心心,结果得到所要。道理上你对,你赢了道理输了世界,有个毛用?
面对孩子的现状,我的情绪的确是起起伏伏的,我竭力去找带给我希望的证据,但是总是那么渺茫。我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是有很多失误的。
我知道要感赏要聚焦孩子做到的那一面,可是,能改变的是亲子关系,而强大的惯性动能却不那么容易了。就是不喜欢学,就是喜欢玩,就是想赖在舒适区,谁又奈何得了?落下的功课岂是不费力就能赶上的?都没那么容易。我就是这段话的现实版,一丝一毫都不差,学与用脱节了。道理上明知遇事要将责任回归己身,现实中碰到事却是继续抗拒,所以我才会举步维艰,恶性循环,烦躁不安,气愤难平。因为我又将“抗拒的将会僵持,放任的才会消失”抛到了九霄云外,那我不死谁死?老老实实地将责任回归己身,老老实实地领受自己的造物,这是一切好转的唯一出路,这是走向良性循环的唯一起点。回到自身来,我是自己所有烂局面的源头,敢于承认这一点,才有可能改变一切!
感恩紫雨老师的指导,更清晰的看到为何发生,对照之前种种确实是,双方的负能量雪球都已经滚到最大的临界值,不开撕不罢休的节奏。
幸好自己进入了学习, 知道打断舒缓,不去刻意对抗,想一些高兴的或者做一些高兴的事情提升自己的频率。让自己不再孤单,让自己更有内在的动力,让自己尽快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