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缕阳光透过层层的绿叶,照射在湿漉漉的泥地上,本就雾蔼环绕的树林这时又生出了一股仙意。小心翼翼的踩着脚下的泥泞,在这漫山的林子里探路。闷湿的热感笼罩着全身,而我却为着心中的想念不肯放弃。
正日当空,伴着燥热吹来股温流。 奇怪的并不让人厌弃,只让人感到像是母亲的手温柔地抚过。
一个上午过去, 我走出了山林。眼前是村寨的大门,仰望着头顶的一块儿牌匾。我忽得热泪盈眶。时隔多年,我又回到了这个充满了我美好的童年回忆的村寨,我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缓步踏进寨门,寨里的景象让我错以为自己是穿过了一扇时空门。应了那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真似是一世外桃源。
寨门正对着的是一祭坛,高出土地半米,却不显得突兀。干净的灰白色的土砖与低处的泥地对比,足以让人看出大家对它的重视。到现在,寨民们都还传承着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一-祭 祖。
儿时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春节那日,早早的跟着爷爷奶奶来到坛下,随着寨民们一起将供品奉上,接着虔诚的跪拜天地神明。一直进行到晌午还不算完,大伙儿再一起去寨中的祠堂。在寨主上完香,读完祝文后,一些主事的老人又会奉献饭羹、献酒、献肉...最后大家才会依次进祠堂叩拜先祖.....
蓦然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竟是到了祠堂门下。“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细细品读着大门两侧的对联,心中感慨万千。小小的村寨不知哺育了多少寨民,但不论多少年过去了,这里仍就是那些游子的家,人们归其根本都同出一处。落叶归根是树的生长规律。魂归故里是人的永生之念。
我们共同来自一个伟大的民族,敬祖是我们的传统,不忘本是我们的美德。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而我们的传统美德却将细水长流,万古不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寨不大,却蕴含精华。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器,保留了传统的美好。这是一个小家,千千万万的小家组成了一个大家,大家共同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将会久立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