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孩子想要被抱,会怎么做?
一是伸手,这是以身体姿势代替语言诉求;二是哭泣,表示夙愿的强烈程度;三是站着。
这个孩子除了跪着其他没什么不同。那他为什么跪着呢?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自己是真的走累了想抱,跪着是表明自己一步也走不动了;
另一方面是认识到跪着可以让父母更容易妥协,达到被抱目的。
如果是前者,无可厚非,这要看父母带着孩子走了多久。
一般逛商场,孩子是跟着父母的节奏,两岁左右的孩子自己走也就半个小时,如果是在公园,父母跟随孩子的节奏,可以自己走一个小时。
任何被动行为都不能很好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做起事来就容易疲倦和劳累,就好像员工和老板,后者总是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为自己做事。
父母忽略了这一区别,就容易把孩子在公园等场合的表现运用到商场等另一场合。
产生这样的心理也就是情理之中了:在公园或游乐场蹦哒一两个小时都不觉得累,现在在超市或商场不到半个小时就要抱,就是懒!
这是经验主义者思维方式存在的缺陷,选择性的忽略不同因素而只看重与自己决策相关的因素。
如果是后者,即孩子跪着认为父母更容易妥协,实现被抱的目的。
这其中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两岁左右的孩子能意识到行为的目的并采取不同的手段吗?
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回答:能,但能确信的手段与目的有关联的行为是和父母在交互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以往孩子没有用到这样的手段会达到那样的目的,他就不会使用这样的手段。
婴儿伸手索取拥抱,这一简单的“手段和目的”联结的方式,建立在偶然的基础上,即一开始伸手并没有想获得拥抱,只不过是伸手动作被父母发现,随后父母有抱起孩子的动作,前后的关联就这样建立起来联结。
而后的发展就是,婴幼儿如果想抱,就会伸手,顺其自然的伸手就被看成想抱的手段了,于此类似的是还有哭与饿、冷、热或不舒服等手段与目的的联结。
以上这些联结都是婴儿阶段在母婴互动中会自然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
跪着与想被抱,和哭与想被抱不同,它含有一种压迫和强制的心理成分。
“你要是不抱我,我就跪到死”,相比于“你要是不抱我,我就哭到死”,后者更为合理,且没有“跪着”的时候的心理成分。
理由如上所说,哭与被抱是婴儿阶段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且在婴儿还没有意识到行为手段和目的的时候,这一行为模式就已经成熟了。
可以说,想被抱的时候的哭是单纯的哭,而跪着就不再是单纯的跪着了。
所以当父母遇到跪着嚎啕大哭的孩子想被抱的时候,可以明说,先站起来再商量(同时不要抑制孩子的哭泣,站着哭和跪着哭是一样的)。
如果孩子依旧跪着,我倒是赞同父母站在一边看着,等什么时候站起来了再做下一步打算,而不是直接将跪着的孩子抱起来。
另外,两岁的孩子虽然还意识不到跪着和尊严的关系,但是让他明白,跪着并不能达到目的,可以为他以后树立一个好的开始,即事情是可以解决的,但并不一定要靠跪着这种有失尊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