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缺点
- 入门spring的门槛较高,花费时间较长。
- 兼容过时技术。
- xml配置不再流行。
- 集成第三方工具的时候,需要考虑兼容性。
- 系统启动慢,不具备热部署的能力。
Spring-Boot优点
- 创建快。
- 不需要打成war包。
- starters自动依赖,版本控制。
- 配置都是spring boot自动配置好的,可以修改默认值。
- 不需要配置xml。
- 支持热加载,也支持Spring Boot系统监控。
- 内置了Tomcat容器。
微服务
架构风格,一个应用是一组小型服务,之间通过http的方式进行互通。
每一个功能元素最终都是一个可独立运算,独立升级的单元。
创建
- 创建一个maven项目
- 导入spring boot的依赖
- @SpringBootApplication(SpringApplication.run(xxx.class, args))
- 编写controller
- 运行测试
- 部署(java -jar)
实现原理
依赖原理
最外层的maven依赖,管理spring boot应用依赖的管理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2.0.1.RELEASE</version>
<relativePath/>
</parent>
如果什么依赖都不引入,那么什么jar包都没有,spring boot会默认引入spring-boot-starter的maven依赖,就是最核心的jar包。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功能,就引入对应的jar包。spring boot将所有的功能场景都抽取出来,做成starter,需要在项目里面引用starter,我们需要什么场景,就导入什么。例如spring-boot-starter-web,mybatis-spring-boot-starter等。
项目格式
static:静态资源(js,css)。
templates:模版页面。
application.properties:更改默认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
properties,yml文件:修改spring boot自动配置的默认值,看个人习惯选择哪种。
获取配置文件中的值:如果自己写一个配置文件,例如:key.properties,如果当我们需要在项目中使用这些配置的值的时候,使用@Value("${xxx}")来获取,需要在使用的类上加@PropertySource("xxx.properties")注解,表明从哪个配置文件里面读文件,不加的话默认从主配置文件里面读取,加了这个注解也仍然会从主配置文件中读取数据。
@Bean、@Configuration:写一个类,默认为配置类,通过这两个注解来配置bean,默认注入的id就是方法名。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TeslaServiceConsumerConfiguration {
/**
* @return 服务订阅:标签库
* @throws Exception
*/
@Bean
public SocialTagService socialTagService()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TeslaServiceConsumerFactory.getTeslaServiceConsumer(SocialTagService.class);
}
}
多环境切换
多profile文件,动态切换。 spring.profiles.active=dev
主配置文件命名方式applicaiton-dev.properties
默认先加载主配置文件,当看到active为dev的时候就会去加载applicaiton-dev配置文件,主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会被加载,applicaiton-dev的配置信息会将主配置文件中的信息覆盖掉。
热部署
需要添加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devtools</artifactId>
<optional>true</optional>
</dependency>
原理:每次修改的时候,spring boot会只重新加载变化的类,所以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