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的媒体号、营销号都在转发一条浙大男神学霸作息时间表的配图新闻。
新闻介绍说:浙大建筑系一位男生从早上6点开始,到晚上12点半,每个时段都争分夺秒。他不但会学还很会玩,开飞机,玩潜水,自创潮牌服装……最后总结说比你厉害的人还比你努力,就问你怕不怕?
不管这是否是一起营销策划的打造网红事件,还是真有这样的事情。在我看来,我们都应该理性的看待一个问题——我们的努力需要同别人一样吗?需要害怕比你厉害的人还比你努力吗?
是不是然后一时兴起,也做各种不留时间空隙的计划表,埋着头去干,暗示自己,只要干完表上的任务自己就会提高。就会变得厉害。真的是这样子吗?
我们在很多时候总喜欢拿别人来做参考,参考别人的努力模式,别人的成功方法。而自己从来没去仔细审视自己的方方面面。虽然是在参考别人好的、优秀的、成功的地方,但是有没有想过:
1.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未必对我们自己有用。
2.别人的各方面能力条件,能够去完成那些目标,而我们不具备条件可能完成不了。
其实要告诉大家的道理就是没事不要瞎参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去生活才对。
—02—
大学的时候,我室友在一位学长的QQ空间里面看到那位学长看到他写的一篇日志《大三这一年,我看了150本书》。
我室友看后叹了一口气,然后精神分裂似的对我说,他要像那位学长一样,大三要计划读他个至少150本,这样他才可以赶上那个学长的脚步。我当时就震惊了,面对如此有“目标”的同学,我还是决定打击一下他。
我打开手机找到计算器算了一下告诉他:一年读150本,那你必须平均2.43天就要看一本。这个任务对于你一个平时都不怎么阅读的人来说,是在开玩笑吧。而且就算你做到了,你就能赶上,超越到了别人的吗?
他回答说,制定了目标去完成了,肯定就会有提升的。
至于这种不考虑到自己实际,盲目去参考的人,我很难想象他能提升自己。
每个人要做最好的自己首先就是要认清自己。简单点说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可以通过总结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自己。
需要了解自己哪些方面有兴趣,哪些方面有特长,自己想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打算去做什么事。这些多花些时间去分析分析会比盲目学着别人去做要好。
所以很多时候会说,慢慢来,比较快。因为利用二八定律分析一下,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并不具备天然优越的各种条件。更多时候借助不了外力,那么就需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路,找到自己适应的节奏,步调。
—03—
一个学姐告诉我,她平时很少能有整块的时间看一本书,她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比如坐公交去家教的路上看看,吃饭后休息时候看看,晚上再睡前把读书记录下来。而且她看书有她自己的方法,精度,略读,跳读能很好的运用。一年下来,也看了80来本书。
她自己还经常在微博写写书评,还意外的获得了微博读书作者加了v。她告诉我,她做的事情能让她觉得舒适,所以她完成她的目标的过程不是赶场子,而是享受生活。这种不过分量化指标的方法,使得她将爱好变成习惯,最后提升到能力层次。
努力是好事,方式方法要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