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
每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时节,农人都要用竹竿、绳索等工具,到稻田里赶花。
所谓赶花,就是对杂交水稻进行人工授粉。
水稻属于自花授粉。它们雌雄同体,雄蕊的花粉会传递到雌蕊上。授粉的时候,雄蕊上的花药就会落在雌粉上,在雌粉的子房中与胚珠相结合,发育出胚芽,最后变成食用的水稻。
赶花,需要把握好温度和时间。水稻扬花授粉,最佳温度为25℃—30℃,一般需要5—7天。在20℃以下的低温,不能完成受精过程,形成空粒。但遇到35℃以上高温,同样对受精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空粒率会增加。
赶花,也要关注湿度和天气阴晴变化。水稻开花受精最适宜湿度为70%—80%,空气太干燥对受精不利,容易形成空粒,但开花期间大雨或连日阴雨,湿度过大,也会影响受精和结实,形成空秕粒。
到了五六月份,杂交水稻开始进入扬花授粉期。由于稻花花期短,加上天气变化快,因此,必须争分夺秒,进行人工授粉。
这时候,各家各户,甚至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或用竹竿打,或用绳子拉扯,趁适宜天气,抓紧赶花。
他们往往在太阳没出来前,就到了田边地头。为了赶得均匀,不能有遗漏,往往左右开弓,弯腰低头,快速向前,稻田则形成一排稻浪起伏。
杂交稻比普通水稻长得高,有的一人多高。赶花人两腿在田埂上,或稻田沟里奔走,手拿着竹竿,或牵着绳子,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赶一趟下来,汗流浃背,一天下来,往往会腰酸背疼。
为了收获更好的杂交水稻种子,农民们每年都要赶花。他们赶的是时间,赶的是大自然的馈赠,赶的是丰收的希望。
(原载于2023年5月20日《农村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