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放寒假过春节期间,有幸读了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认真的看完,又针对一些重点章节重温了一遍,感觉受益匪浅。0-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都是在认知和感受这个世界。读完这本书,让我们对孩子有了些不同的以及更深的理解。
家家有个熊孩子,我家有两个。两个孩子的威力可是1+1远大于2。对待两个孩子,时常是令人抓狂和崩溃的,即使默念再多遍这是亲生的,也难免失去耐心,发脾气是家常便饭。带孩子的过程,比起发脾气,更让人不适的是焦虑。育儿及亲子关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家长,若不能保持学习,会有太多的不明白,不理解,忧虑,后知后觉,甚至是后悔。保持学习,可以让我们收起脾气,放下焦虑,贴近孩子的内心。
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是与家人相处时间最多的几年,家庭环境及家人(尤其是父母)的陪伴尤为重要。在这几年中,孩子是由无数个敏感期组成的。
有些敏感期是明显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例如口欲敏感期,情感敏感期,音乐敏感期等;有些敏感期不易察觉,出现时间短,一闪而过,例如分类敏感期,规则敏感期等;有些敏感期是正面的,例如艺术敏感期,数字敏感期;有些敏感期是负面的,例如破坏敏感期,暴力敏感期,脏话敏感期等。没看书的时候不知道,原来孩子有那么多的敏感期,孩子天生敏感而脆弱,需要更多的陪伴与呵护。比起大人的麻木,小孩子简直就是天使。书中上百个孩子的案例,再对比自己家的孩子,几乎出现过的各种状况现在都很容易理解了。有时会后悔自己当初做的不好,所以赶紧多看看4~5岁,5~6岁,6岁以后的敏感期,以便于做充足的准备。喜欢文中提到的蒙氏教育理论很注重“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是广义的,包含了孩子成长不同阶段需要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社会环境;同时也包含了家长自身的学习环境与心理环境。
抓住孩子成长各阶段敏感期,有助于孩子习惯的培养,性格的养成,天赋的挖掘,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回想起自己对于家里大宝的教育过程,在他最愿意什么事情都自己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1)吃饭。例如他想自己吃饭,家人怕他吃的慢,吃的少,饭菜弄到到处都是,坚持给孩子喂饭,我们发现过了一段时间,他竟然没有想自己吃饭的意愿了,后来当我们觉得他长大了,不会弄脏地板的时候,又开始抱怨他这么大了都不会自己吃饭,而且还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等不好的习惯,想想这些都是敏感期时没有让他自己练习造成的。(2)玩水。记的有一阵子,豌豆特别喜欢玩水,那时候家里冷,怕他玩水弄脏了衣服容易感冒,我们也是对此限制,后来再让豌豆去游泳的时候,他对水是害怕和抗拒的,哪怕现在洗澡时,水在他脸上,他也会不愿意,希望马上擦掉。哪个孩子不爱玩水呢?当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带他尝试游泳,淋浴洗澡等,尽量多的接触水,慢慢的会有改变,但是这个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改变,我们也需要更多的耐心,给他更多的时间。而豌豆的妹妹小米,我们并没有限制,她特别喜欢玩水,洗澡洗头发时弄的满脸都是水,她也不会害怕或抗拒。 (3)情感。家里有两个宝宝,永远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怎么平衡母爱。这个我还真的无法准确回答,只能跟着感觉来。但是孩子是敏感的,妹妹小的时候,我自然是花了很多的精力在妹妹身上,豌豆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妈妈你最爱谁?我回答说,我最爱爸爸,他不满意的答案,继续追问,我和妹妹你更爱谁?我的回答也多种多样,“更爱哥哥啊,因为我们认识的时间长哦。”;“谁更棒,妈妈就更爱谁啊”;“照顾妹妹更多哦,因为哥哥比妹妹懂事。”;“妈妈更爱哥哥哦,但是哥哥要替妈妈多爱妹妹哦”。不知道豌豆对妈妈的回答是否满意,但是至少他并没有因此而不喜欢妹妹,或者抗拒家里多了这个宝宝,有时开玩笑问他,你还想再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吗?他的回答是还想要呢。(4)拼图。豌豆有一阵子很喜欢拼图,简单的十几块的拼图,很快就拼好了,真的有成就感。而有一次我买了难度较大的拼图,他不会玩,自然也焦躁起来,大哭了一场,也失去了耐心和兴趣。即使捕捉到了孩子的敏感期,也不能揠苗助长,要合理引导,适应孩子的节奏。
虽然大致了解了孩子各个阶段的敏感期,但是也不能完全如法炮制。每个孩子敏感期都不同,到来的早晚也不同,我们更多的是学习这个方法和理念,使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给孩子更多的爱和自由,给予适当的引导,坚持正面管教,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焦虑。
爱就要马上行动,看了这本书后,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接下来的家庭生活中,计划如下:
(1)准备一块白板,为孩子写写画画及文字敏感期做准备。
(2)多去几次植物园,这是孩子认识大自然的好机会。
(3)多与同龄孩子玩。家中有了妹妹后,更多的是我们一家四口去活动,需要转变思维,与同龄接触很重要。
(4)剪纸游戏。一直担心玩剪刀危险,很少让他用剪刀,实际他非常想动动手。
(5)跳舞。豌豆很喜欢跳舞,是时候可以让他学学了。
(6)坚持数学启蒙和科学小实验。
关于儿童敏感期,错过的无需焦虑,未来的,准备好了等你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