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书单│为一次又一次的再生而铺路

    五月快过去了。这个月总共看了四本书,有武志红的《巨婴国》、《极简》、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还有今晚会看完才睡觉的《林徽因与梁思成》。

一、《巨婴国》

武志红的《巨婴国》是个“坑”。要是我把它推送到书架上,应该会放在畅销书类。

其实,我不应该骂《巨婴国》是个“坑”。我得承认自己是因为它的名字才去看的书。这本书大热的时候,我是断其“标题”而取其意,以至于我对它是念念不忘。就如我在读书随记上说的——待我真正阅读完才发现这本明摆在心理学专栏的书,其实不过是与心理学沾边的畅销书。

与传统的心理学著作不同的是,这本书只是在对现今社会提炼一个新观点,将别人的观点借来加强自己的观点。唯一我觉得好的是能学到一个新词汇——巨婴,以及打开了我的新视界。

二、《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

这本是美国的乔舒亚·贝克尔的著作,张琨作的翻译。它跟上一段时间日本著者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很相似,同样是倡导人们减少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引导人们从繁复的生活中脱离,发现生活的“真需要”。

重温一遍与“断、舍、离”相关概念的书,让我下决心重新与生活链接:

1.与自己的物品做一个季度一次的“断、舍、离”;

2.将简单、“真需要”的生活与旁人分享,共同促进,一起反思;

3.拨开各种生活的欲望,腾出心思让位给简单生活。

三、《中国人的精神》

这本书为由辜鸿铭所著。

我和大多的青年一样,认为国人没有信仰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认为国人毫无精神可言。但辜先生的书却告诉我的认知有误。国人没有信仰,那是因为我们的信仰早就在生活中。国人没有精神,那是因为我们的精神一直在传承。信仰和精神一直在运转,只不过被我们看不清而已。

窃以为辜先生是从另一个角度将国人的信仰和精神带出,拨开了我心中一直存在的迷雾。西方人曾流传的那句:“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我认为时至今日仍旧实用。

四、《林徽因与梁思成》

关于林徽因的传说一直都在。梁思成与她相伴,徐志摩对她倾心,金作霖甘愿守着她。在众说纷纭的呼声中,倒有一个说法是——费慰梅是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故事是最有权威。在她记忆下的林徽因与梁思成“活得”很中肯。

于是,我就产生要找费慰梅所著的《林徽因与梁思成》。我曾疑惑为什么书名是《林徽因与梁思成》,而不是“梁思成与林徽因”?读下去才会发现这个“一想起离婚就恼火”的女人,“无法想象自己将走进这样一种人生关系,她自然联想到了母亲的羞辱”。

阅读能让人进步吗?

我只觉得阅读让我看到了自己,找到了平静,发现了生活的新角度。

五月仍旧还是未完成任务,不过倒让我重拾四点起床做事的劲。明天是新一个月的开始,我期待,我精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迷上了民国女子,许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与我们最为接近吧!接连看了四本传记后,终于忍不住要写下我眼中的林徽因。 至...
    舞音乐心阅读 5,752评论 1 10
  • 林徽因是传奇女子,自有很多人评说。附文作者也许边看边笑着说:“各种误解啊,且看我的解读。”于是,便有了附文一篇《你...
    Angel刘咏霞阅读 8,906评论 8 21
  • 遇见你,多么美丽 文 / 方佳节 在茫茫人海,即便一擦肩的相遇都应该不是一件易事。 更何况,一场爱情即将开场,一世...
    嫁接诗歌阅读 2,649评论 2 2
  • 站在18楼上 躲在玻璃里面看烟花 是俯瞰 偶尔会有几个精灵飞的很高 要我仰视 在它下落的瞬间 情不自禁的伸手想要去...
    猫二蛋阅读 1,261评论 0 0
  • 生活中的一些片段 下午坐地铁,人多包沉上去之后一直物色座位。看见一男士听见站名时抬头收手机,估计要下车。于是往那边...
    N李有病阅读 1,75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