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在新书《我不》中说到:人间道是向死而生的,一路生长,一路告别,反反复复地擦肩而过,圆缺无常,八风凛冽,少于永恒,只有永别。
生命美好而又短暂,值得我们每个人全力以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的面对每一个开始和结束,认真的跟遇见的人,遇到的故事,每一个阶段蜕变的自己好好的说一声再见,因为你不知道今天遇见的人、遇到的故事明天还会不会再遇见?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成为的自己是不是你长久一来理想中的样子。有时候、有些人、有些事、一个遇见、一个转身就成了永别,所以一定要用力的告别才算对得起自己,至少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想起来,你不会因为当时的年少冲动和无知而感到后悔、遗憾,你也不会对过往的来不及而耿耿于怀。
生命,我觉得它是一个名词 ,又是一个动词,完完全全地在于你怎么去注解。它是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玈程,也就大概六七十年的光景吧!生命其实是需要这样认真告别的仪式感的,只是这样的仪式感不必过于喧哗,也不必过于隆重,但也正好可以清楚的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有所回应,继而无所畏惧的直面死亡。
我记得余华曾说: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好像无论是世间英雄草莽,还是皇室贵储,最后都难以逃离时间对于死亡的定义,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呢?
佛语有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世一遭,赤裸而来,赤裸而去,中间就是用几十年的光景去阅尽世间繁华,而后才能得到的释然、看开亦或是执念、苍凉。其实每个人从来到这世上就已经开始了一场向死而生的旅程,谁都走不出时间的裁定。
史铁生也在《我与地坛》中说到过: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由此看来,死亡是唯一一种可以走出时间的方式,而活着的人则继续地走着他们向死而生的玈途,一路生长,一路告别。
世间人,世间事,向死而生,少有永恒,只有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