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宋 · 王淇(押十二侵韵)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春暮游小园(宋)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从初春写到初夏,梅花开、海棠红、荼縻落、天棘出,却并不是寡淡无味的流水账。“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用了拟人的手法,春天仿佛是一个绝代佳人,梅花是她的初妆,洗去梅花妆后(初春过后),玉面上又晕染了海棠的娇红。
这是宋代王淇写的一首咏梅诗,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梅花特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志趣。
王淇,字菉猗。与谢枋得有交,谢尝代其女作《荐父青词》。取自《诗经》(国风·卫风·淇奥):“瞻彼淇奥,菉竹猗猗。(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侵:侵蚀。
前两句说梅不受尘土侵蚀,保持洁白无瑕,甘心在竹篱茅舍旁开花。
赞颂梅花一尘不染的高洁品质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后两句就林和靖“梅妻鹤子”的典故展开来写,林和靖: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他曾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不娶不仕,植梅养鹤,人称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写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咏梅诗,《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引起诗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咏梅兴趣。声律启蒙十三元3: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
梅花本来就是不张扬、淡泊自守的,只因为林逋的喜爱,才身不由己地成了诗人们歌咏的主题,一直被人们议论到今天。这是违背梅花初衷的,也打破了梅自甘淡泊,不逐浮华的清净生活。所以说与林逋是“误识”。写的幽默诙谐,表面上说是梅的不幸,实际上是进一步的赞颂梅花。
山园小梅二首 其一
北宋 ·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