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强技、连心”以党员培锻造基层治理先锋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强调党员教育培训是提升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镇政府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推动乡村振兴、服务群众、落实政策等多重任务。党员作为镇政府的中坚力量,其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基层工作的成效。加强党员培训,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是推动镇政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奋斗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的思想觉悟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方向和力度。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组织,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如果党员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很容易在工作中迷失方向。因此,党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思想引领,筑牢信仰之基。在培训中,可通过专题党课、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先进典型学习等形式,帮助党员深刻理解党的宗旨和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镇政府工作实际,引导党员认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引领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践感悟。镇政府可组织党员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让党员在实践中感受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思想与实践的双重锤炼,党员的思想觉悟将得到全面提升,为镇政府工作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练就过硬本领,服务基层治理。镇政府的工作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这对党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培训不仅要注重思想教育,还要强化能力提升,帮助党员练就过硬本领,更好地服务基层治理。在培训内容上,应结合镇政府的工作重点,设置针对性课程。如,针对乡村振兴,开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课程;针对基层治理,开设矛盾纠纷调解、群众工作方法、应急管理等课程。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帮助党员掌握实用的工作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形式需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如,组织党员围绕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提升他们的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力提升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基层治理。通过培训,党员不仅能更好完成本职工作,还能在推动镇政府整体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践行初心使命,提升群众满意度。镇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群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党员作为镇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其服务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党员培训要始终围绕“服务群众”这一核心,帮助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在培训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党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如,邀请优秀党员干部分享服务群众的心得,让参训党员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群众当中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及时向上级反馈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群众不仅要注重态度,还要注重方法。培训中应重点讲解群众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如,倾听群众意见、化解矛盾、动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等,帮助党员更好与群众沟通,赢得群众信任。服务群众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党员始终保持初心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