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四

01 为什么别人能做,而我不能

>> 让孩子真正认可规则,而不是迫于压力接受规则

>> 行大于言,父母要身体力行地影响孩子

>>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通过他人的经验来完成的,而是通过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身体去感知,来得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获得成长

>> 他们是最为细腻的模仿者,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影响他们做出当下的决定。

>> 建立孩子的内在评价系统,不依赖外界评价

>> 当孩子顶嘴时,家长不要和他对着干,否则就会引发更大的权力之争,甚至报复。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冷静下来。可以使用第一章当中讲过的“积极暂停”等正面管教工具来帮助你冷静下来。

用平静与尊重的声音跟孩子道歉。比如,告诉孩子:“我不想伤害你,也不想被你伤害,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吗?”

认同孩子的感受。比如,告诉孩子:“听起来你真的很生气。”“你伤心极了。”

不用惩罚的方式来取得控制权,而是采取平等、尊重的办法解决问题。

和孩子分享你的感受。比如,告诉孩子:“你这么跟我说话,我觉得很伤心,我们一会儿谈谈,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你的想法吗?”

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你想让他做什么。比如,自己走开,不是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是先控制你自己。跟孩子提前说好:当你用不尊重的方式跟我说话时,我会离开房间。

使用幽默感。比如,跟孩子说:“刚刚我一定听错了,你的意思是想让我来帮你收拾一下你的房间,对吗?”

父母用这样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顶嘴,会让孩子明白顶嘴是无效的,而相互尊重的沟通,既能使双方感觉良好,也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02 养育孩子,其实是以父母自己的风度影响孩子

>>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如果穷养的方式并没有激发孩子内心的意志,而是控制和压抑了孩子,就很难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与技能,反而会消磨孩子的意志,甚至扭曲他的人格。

>> 富养如果能做到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就能激发出孩子的潜力,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带着爱与尊重去对待这个世界,这是让他享用一生的财富。

因此,所谓富养,养的是情操和格局。

>> 事实上,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以自己的风度来影响孩子。风度,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真正内涵。当父母先丰富了自己,才能将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优雅气质和正能量自然而然地传递到孩子身上,而不是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孩子,却燃烧掉了自己。

>> 跟孩子诉说养家的不易,不如分享努力奋斗的自豪

>> 后来,我不再跟孩子说工作多辛苦、养家多不容易,而是经常讲述我和先生为这个家奋斗的自豪感、满足感与幸福感。我不再教育他们“粒粒皆辛苦”,而是跟他们分享自己通过劳动所得,值得尽情享用的理念。我也不再规定想买的东西必须限定在某个价格内,而是告诉他们:你们值得拥有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 家长要放下自己对待生活的沉重与匮乏,将希望与丰盛传递给孩子;同时怀抱希望和美好,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

03 温暖有爱地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 花时间训练孩子,可以分4步走:

第一步:家长一边做,一边和善地给孩子讲解;

第二步:让孩子参与进来,家长和孩子一起做;

第三步:当孩子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让孩子自己做,家长在一旁监督;

第四步:当孩子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就让他独立去做。

04 用游戏的方式释放孩子的恐惧情绪

>> 孩子的害怕,常常让家长很不屑,觉得他们是在小题大做。事实上,孩子那种害怕的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感到非常无力,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他们会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以及对待事情的方式,因为游戏是直白的、具体的、有目的性的。通过玩游戏,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 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家长想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既然我们都同意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那么也可以让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规则,在玩中学会解决问题。

05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还手

>> 对于幼儿,家长要教给他们“三部曲”,即“斥责、制止、躲避或寻求帮助”。

>> 面对那些故意伤害别人的“坏孩子”,父母要做的不仅是保护孩子的身体,还要保护他的情绪不受到伤害。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感受,跟孩子沟通,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需求,在必要的时候,跟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得到提高。

>> 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己解决这件事情,而不是我给他们安排好解决方法,他们就会明白,哭闹解决不了问题,自己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06 用感恩的心拥抱生活中的不完美

>> 如果能够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互相致谢,你就会发现,我们更容易关注和发现对方身上美好的东西,更容易缓解那些不良的情绪与冲突,让彼此有心与心的连接。致谢还让我们知道,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东西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要学会感恩。当我们饱含感恩之心时,就会更加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无论事情怎么发展,我们总能看到好的那一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