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初三了,马上面临中考,学习、生活都很紧张。今天恰逢双休日,我和爱人一同来石家庄看女儿,正赶上她们三模考试,只好先安排宾馆住下,坐等女儿考试归来。
其实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孩子对于马上到来的中考是否有太大的压力。如果有压力,我和爱人想陪她好好聊一聊,让她放松下来,给孩子减减压,不让她有什么思想包袱,能够认真对待考试就好了。至于考试结果,也要正确面对,毕竟这跟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不必强求,顺其自然吧!
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她边吃边聊。听她的语气也观察她的表情,给我们感觉还是比较轻松的样子,没看到有什么压力。女儿的这种表现正是我和爱人希望看到的。因为她平时就是非常努力的,利用其他同学休息或者娱乐的时候,女儿也是在用功的学习,一模、二模考试成绩也还是不错的,她自己也挺有信心的。“手中有粮心不慌”,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女儿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在石家庄二中西校区读初中,今年面临中考,所以我和爱人这个学期来的多一点,我觉得大家也是理解的。
每次来石家庄看女儿,我爱人总是大包小包的准备好多女儿喜欢吃的东西。其实这里也是有的,但是妻子每次都坚决亲手做一些,当天开车给女儿送过来,真实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再累也心甘。
其实每次来带的东西多与少,女儿不是很在意,她只是希望早一点见到我们,跟我们吃住在一起,哪怕只有一天,她也是非常高兴的。女儿的那个眼神,只有我懂得。我特别能够理解女儿的心思,她毕竟还是小孩子吗,哪有孩子一个人在外地不想爸妈的。
来看女儿,一是我们确实很想她,心里牵挂着,彼此见个面,也就放心了。二是女儿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感情特别深,他们也是彼此牵挂着、惦记着。我们来了,通报一下双方的情况,一切都平平安安的,他们也就都安心了。他们的这种隔辈情,谁也无法替代。大家也会有同感吧。我和爱人传递的是信息,女儿和老人联络的是亲情。
女儿经过将近一年的锻炼,越来越自立了,真是好样的。一个人在石家庄上学,每天还要两次训练,她自己把学习、训练、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感觉女儿长大了。“懂规矩、守纪律,不随波逐流。做一个有担当、会学习、会生活、有情趣、有内涵的学生”,这是我对女儿的基本要求。这里也谈到了一两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观点,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女儿的培养方向。
只要一谈到教育问题,好多人都认为这就是学校的事,与其他人无关,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育不是单方面的,更不是孤立的,他们三者都有教育的义务,彼此联系,不能分开。略有不同的只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其目的也是相同的。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赞同这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和爱人都是教育工作者,这样说,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结合我们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和体会,才得出这种结论,或是观点吧,我们自认为是正确的。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我们可以进一步共同交流、探讨。为了我们的孩子们,也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有责任,敢担当,会学习,会生活,有情趣,有内涵。为了这样一个目标而认真、努力的工作,不辜负祖国的期望,不忘记百姓的嘱托,踏下心来,专心与我们的教育事业。
这是我和爱人的家庭教育观,也是我们的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