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急
不妨慢慢的细看
西游说到底其实是一次西方佛势力向东方殖民扩张的周密行动
而扩张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
信徒(坐收香火钱)
可天下的香火钱就那么多
给了和尚,那东方的道士怎么办?
所以一开始以道祖为代表的道派神仙们就是拒绝的!
但鉴于是大唐李大大主动求法
道派又不好明着反对
毕竟信仰自由已经是普世价值啊!
你要是反对
国际舆论肯定一边倒支持西方
那怎么办?
眼睁睁看着“外汇(香火钱)”流向西方?
当然不是
于是我们看到西游第50回这个大圈套
佛道金融战争暗潮涌动
双方博弈达到顶峰!
这一回说的是孙悟空出去化缘
临行前给取经办主任唐玄奘画了个圈
叫他们在圈中等他回来
但惯常套路是唐主任耳朵根子软
受不了八戒的软磨硬泡
出了圈子
误入金兜洞
结果被兕大王捉了!
注意,这次很特别
取经团队是偷了金兜洞的衣服才被绑的
当时属于人赃俱获
妖怪捉他合情合理
(都偷到人家家门口了)
这个兕大王后来我们知道
其实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
他绑架了唐僧并不是为着吃
而是仗着手中的一个圈子
在家门口坐等孙悟空搬救兵
第一次
第二次
无论孙悟空请什么救兵
兕大王都没意见
总想看他请的是谁
可后来听说只他一人没请什么救兵时
兕大王就恼火了
“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兕大王当然是不会吃唐僧的
因为他每次得胜回府都要开宴庆祝
但酒宴已经吃了四、五席了
也没提吃唐僧肉。
可见
他说“你那三个和尚不久便要宰杀”
就是在恐吓孙悟空
意思也很明确:
你不要绕来绕去了
我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快把你们最厉害的那个家伙找来说话!
最厉害的家伙是谁?
当然是佛派最高领导人如来佛祖!
但你看佛祖怎么说:
“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
也就说我要是和你说了
那妖怪就会来灵山闹事
那时连我也不好收场!
为什么?
因为他是太上老君故意放出来挑衅的!何况这事
取经办确实理亏
偷了人家的衣服在先
嚷上门打人在后
这走哪都是说不通的!
如来佛再要护短
就违反国际法了
道义上先站不住脚
要真打起来
佛祖就要和道祖斗法了
那就是世界大战,不管谁厉害
大家都得一起爆消玩完!
这就是这一关的奇特之处
暴力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
于是
金融战拉开序幕!
我们看佛祖是怎么摆平这事的
他先是派十八罗汉开宝库
取十八粒“金丹砂”与悟空助战!
那么问题来了
罗汉排在佛、菩萨之后
战斗力属于末流,能打的赢兕大王?
智慧如佛祖为什么要派必败的人去?
就连孙悟空也表示怀疑
如来佛骗他说:
“教罗汉放砂,陷住他,使他动不得身,拔不得脚,凭你揪打便了。”
可事实上
金丹砂非但陷不了兕大王
反而一交手就被兕大王全数收走!
其实
这个结果佛祖早就知道
早在事先他就特意秘密吩咐
降龙、伏虎二位罗汉道:
“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必可一鼓而擒也。”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
佛祖为什么不直接叫孙悟空
去找太上老君
而是要先失了金丹砂
再去找太上老君?
其实
如来佛早以给出了两种答案:
1.直接叫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的后果是:那妖怪定要嚷上灵山跟如来佛理论!
2.失了金丹砂再去找太上老君的后果是:必可将那妖怪一鼓而擒获!
怪哉!两种决然相反的结果,居然是取决于是否失了“金丹砂”!
那么
金丹砂究竟是什么?
原著中有很详细的描述
可惜无人能参透!
“此砂本是无情物,盖地遮天把怪拿。只为妖魔侵正道,阿罗奉法逞豪华。手中就有明珠现,等时刮得眼生花。”
可见
金丹砂不是刀兵,更不是水火,乃是无情之物,可以遮天盖地,一亮出来,便能逞豪华,叫人眼生花。
这是什么?
钱啊!世上除了钱之外,再没有更符合这些特征的了!
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这些罗汉是奉法旨来逞豪华的!
佛祖是非常发财的
在天竺时
他的徒弟们下山
为别人念一遍经
最低收费:三斗三升米粒黄金。
佛祖还说是大大的贱卖
如今还要把事业扩张到东土
可天下的好处也不能都让佛派抢了去
难道让道派喝西北风?
于是道祖终于行动了
设个圈套让取经团队钻进去
你要传法也可以
先交关税!
不交关税叫你过不得关
我们知道
如来是叫十八罗汉开“宝库”
取的这十八粒“金丹砂”
显然是佛派的公共财物
一粒“金丹砂”就相当于一座金山啊
一次性就送了太上老君十八座金山!
我们再看
太上老君是怎么来的?
是在听孙悟空说兕大王已将金丹砂抢去后才出来的!
收伏兕大王后
是兵器的都还了
金丹砂一粒也没有还
我们看的央视西游不过是儿童版
还道就是过关打怪
但其实翻开原著
却能看到这背后的惊心动魄
唐僧这一关
其实是佛祖花钱买过去的
经过一番金融博弈
佛道双方终于达成谅解
利益均分
从此之后
两家相安无事,再无争战
这一场故事起于西游记第五十回
终于五十三回
五十,为全书百回之中点
五十三,为取经过程(从观音奉旨上长安到功成行满见真如)之中点。
作者有意巧安排
将道佛两祖置于正中间
以示各占一半,平分秋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