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说:“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人生路漫漫,我们穿行在茫茫人海中,跋涉在世俗红尘里,无一不在追寻幸福。而解锁幸福的钥匙,并不在他人的口袋里,它藏在自己的修行中。想要获得幸福人生,莫过于修炼自己。
修炼思维,《教父》里说:“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来看透事物的本质呢?那就需要修炼自己的思维。而修炼思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读书。
在有些人看来,读书的意义,就是把“大海啊,真大”,变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事实上,这只是读书的“小用”罢了。当年明月说:“对这个世界有充分的了解,你就不会有恐惧了。”
读书的“大用”,是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的去应对生活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让我们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假象”,去看到事物的本质。
古语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当我们的思维提升了,就如同站在“高峰”看待周围的一切,自然就不会被困于其中了。
修炼心性,王阳明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世间的万般道理,都蕴藏在人的内心。
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内心的指引。人生是一场自我修炼的过程,其中最难的就是修炼自己的心性。古往今来,凡有所成就的人,多历经坎坷,磨练心性,后成正果。
贫穷低贱、孤苦无助,都是生活给予的考验,坚韧不屈,向阳而生,终能成就大业。漫漫长路,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布满坎坷,若遇到挫折便逃避退缩,轻言放弃,很难有所成就。
人唯有经过历练,才能拥有坚韧的心性,面对生活的无常,才能百折不挠,潜心修行,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也就是为什么王阳明要告诫弟子:“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生而为人,修心养性,坚韧不屈,有决心,有恒心,有耐心,天不负之。
修炼人品,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一旦获得了他人的信任,就肆意欺骗他人,来获得利益。最终,他们让自己走入了绝境。
一个人最可耻的行为,就是利用别人对他的信任,去伤害别人;而不信任他的人,他却是伤害不到的。
《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如果德行浅薄,那么,他越是处于高位,就越容易“为非作歹”。最终,害人害己。只有拥有厚德的人,才能面对诱惑,不动其心;面对挑战,不移其性。最终,他们往往能够行稳致远。
有人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与人相交,如果没有善良与人品做根基,即使颜值与才华再出众,也终会分道扬镳。任何美好的事物,不是我们强求就可以得到的。
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当我们通过不断地修炼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那么,美好的事物,自然就会来到我们身边。
余生请学会好好修炼自己,因为好运随时都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