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匆匆百载,总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雨、磨难和坎坷。即便是诗词大家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也是如此。
所以叶嘉莹先生把中国诗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自己经历磨难和苦楚之后,历尽苦难痴心不改,他们对自己的理想不论如何也不放弃,明知无济于事也要坚持,比如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另一种诗人是一生遭遇种种坎坷,受尽各种磨难,但总能从精神上跳脱出来,然后超然物外,保持满满的正能量,这种诗人的典型例子就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他屡次被扔到命运的绝地,但仍然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词出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宋朝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入狱130天,苏轼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和折磨。贬谪黄州。虽然已经逐步认识到现实官场的黑暗,内心交织着诗人的纯真与隐士的隐逸思想,但这一切并不会让他完全放弃对于现实的希望。他始终清醒的知道自己对于社会、对于家庭多肩负的责任。
虽然朝廷的重新启用显得十分渺茫,但是这并不妨碍乐观豁达的苏轼对现在生活进行长远、稳妥的安排。东坡是苏轼跟官府要来的,毕竟属于官府的地盘,说不定哪天就收回了,所以苏轼打算在黄州购买田地作长远之计。
苏轼听说黄州三十里外的沙湖,土地肥沃,当地农民说沙湖播种一斗,能收百斗。
于是三月七日这天,苏轼在几位朋友的陪同下前往沙湖。去的时候还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不料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朋友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苏轼毫不介意,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不一会儿,云开日出,雨过天晴。这场倏然而至、忽然而去的大雨,让诗人苏轼感慨良多,于是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千年的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这样诞生了。我们一起来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可以说是苏轼传诵最广的词作之一。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
“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尽管苏轼是一位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
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心灵进入了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
人生总会充满各种狂风骤雨,也有无数丽日蓝天,得意时需淡然,失意时要坦然。阴晴晦明,进退得失,皆不足道,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要记得:别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