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一, 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只有在父母无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袒露真实的自己。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在学校里面,师生关系好了,教育不可能不好,上过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我喜欢这个老师,这门课自然就学得好,这个规律在家庭里面也一样,陪伴的质量高了,孩子不可能不好。
原则二,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再过多的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假如除了底线,你还是没完没了的对孩子说“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做什么?就会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更别提什么创新意识了。在确定好这些底线之后,可以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或者是打印出来,贴在孩子的房间,或者是贴在家庭成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原则三,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面对孩子,家长无疑是拥有很大的权利,但是总用权力来压制孩子,我们可能赢了孩子,他却成了一次一次的失败者,而频繁失败的话,孩子要么会反叛,要么就容易变得盲从,做父母的真正需要的不是赢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原则四,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所谓设计策略,就是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它比较容易的攀登到良好习惯的台阶上。习惯不能一蹴而就,他是顺着策略渐渐养成的。
原则五,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培养习惯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
原则六,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孩子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好的行为总是占85%以上,不好的行为通常只是15%左右,这是一个大概的区分,当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可以表扬的优点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问题。所以培养习惯就是随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通过你的鼓励不断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时,这些好的行为就会固化成他的习惯,让他闪闪发光。而对于15%的不好行为,单纯的批评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定期反思,每一次鼓励或者反思,都要谨记对事不对人。
原则七,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能够影响世界的重要能力,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仅此而已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激励自己,并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
原则八,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孩子之所以会犯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资源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家长应提供更多机会给孩子。
原则九,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孩子往往是喜欢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所以关系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切记一点,父母不要把老师指出的问题直接传递给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负面情绪。
原则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冲突,而一旦冲突,心情就不好,家长心情不好,孩子心情也不好,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其实就屏蔽了整个世界,当然包括家长对他的教育,如果发生了冲突,你越是焦躁恼怒的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越强烈,所以你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情,自己冷静下来再处理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