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妈妈,诚然,我爱我的孩子,就如同你爱你的孩子一样。
曾经,我希望我的儿子有优异的学习成绩。考了前五名,我会觉得前三名就更好了;前三名后,如果是第一名当然就更好了;班级第一了,我又想如果在年级的名次再前进一些就更好了。因为我觉得始终更好,那才是我希望的也是应该的他。我希望他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得力助手。在亲戚朋友眼中,提起他,别人都是艳羡,说“看看人家的孩子!”希望他是人人称赞的好孩子。希望他是我的自豪与骄傲。于是,我内心当中一直在不停更新我的期望,更好,再更好。其实,更好永远是无限的,也是没有尽头的。
后来,我渐渐觉察到,不自觉中,我让他成了我意志的延伸,我希望通过他来完成我内心的需求。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这不是在爱他,这是在爱我自己…… 我在用着自己以为的爱的方式爱着他,敦促着他的成长,从没有停下来想想他才是他成长的主角,更没留意和关注过他节奏。
每个生命都有一个精神内核,就是成为他自己。这是人与生于俱来的,本能的心理需求。我有我的选择权,我有我的决定权,我自己创造我的喜怒哀乐,并为我的一切负责。这才是生命该有的样子。
后来,我知道了,真正的爱是一种滋养,是一种唤醒,是一种点燃,是一种尊重,是一场慢慢的等待——尊重和等待他按照他自己的节奏慢慢绽放,慢慢参天伟岸。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学习,我才渐渐明白,才渐渐找到我自己,知道我是谁。知道我想要的内心的富足是什么,并渐渐成为我自己。同时,也让我知道了,我的孩子,他更应该成为他自己,做他自己的主宰,创造他自己丰盛富足的生命。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生命成长的规律亦是如此朴素,我只要遵从它。
这世上有千万个家庭,就有千万种成长。
现在的我,只想做他成长的支持者、助力者。上学目送他出门,只愿他这一天过得充实快乐。放学回到家,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拍拍肩,摸摸头。让他第一时间就感受到家的温馨舒适与包容,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的滋养。为他提供可口的饭菜,陪他聊天嬉笑。不再催促他写作业,读书、背诵,遵从他自己的节奏。当他说这次考试考砸了时,笑着告诉他“已经很棒了,也多给别人点进步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现学习的漏洞在哪里。”支持他学习,更支持他课后放松、玩的方式,支持他的小兴趣、小爱好,支持他交的朋友…… 支持他的一切,满足他精神内核中被尊重的需求。让他感受到,无论何时,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他一回头,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爱他、尊重他、支持他的目光,坚定无疑。
作为父母,常常因无意识的恐惧和担心,拼命把如何做是“正确的、更好的”灌输给孩子,生怕因自己的管教不当而让孩子不够优秀。其实,只要孩子得到充足的爱和支持,不按教条框架,自然长成的孩子,往往会发展出真正的智慧,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灵活的解决方案,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所有美德,都是人类的本心,只要内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美好的品质自然会呈现。若有充足的爱的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也会自然呈现,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在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自然的选择。在爱中,孩子自然学会去爱,学会强大。
当我改变,内心不再有对他成长的担心、焦虑与恐惧,心中充满爱与平安,他也会回我以爱与平安还有富足。在看到我为他忙碌付出时,这个已然高出我半头的小伙子也会摸摸我的头,拍拍我的肩告诉我“妈妈你真棒!”“妈妈你辛苦了。”我感受到了来自他爱的流动,学会如何去爱,岂不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功课?同时,在这份接纳、允许与尊重中,我分明感受到了他日渐强大的生命力量。有了这份滋养和这份强大,他将会毫无后顾之忧地向着更优秀的方向去发展自己。
到现在,我仿佛更加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祝福孩子?因为只有在充分的被尊重中,他才能慢慢学会自尊自爱;只有在充足的被信任中,他才能渐渐学会自信自立;同时因为无形的量子纠缠,整日被祝福萦绕的孩子,自然福气多多。
祝福我们的孩子,愿他的生命有方向,有热情,一路欢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