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言:天常运无息,道亦常无为。无为乃能容,有容故能养。归根复其性,任物各芸芸。有为亦需静,玩索而有得。世间行乐处,万象本风景。随缘得自在,念念本如如。
长期以来,生命的韵律都叫我们要有所作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总是有所作为,那些建功立业的,都镂刻在纪念碑上,甚至死后也要人们不要忘记之前他们做过了什么。“伟业丰功,费尽移山心力。”甚至有多少百姓为了修建那些纪念碑而默默在尘埃里死去。现代社会人更是像一个齿轮一样活着,即使是周末,也免不了各种信息骚扰。想要停下来,几乎是不可能了。
但是,从古以来就有另外一股清流,宣称人生应该是无为的。这一派的哲学家来头还非常大。有老子、释迦摩尼、耶稣等人。近现代由于压力增大,所谓的灵修学派更加盛行,把这一套哲学更加融为一炉、发扬光大,许多科学家也深受其影响。那么,究竟这个“无为”是什么意思?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其实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又何能停止呢?那所谓的无为,就是不造作的为。
人有很多行为是造作的。荀子说“化性而起伪”。也不全然是虚伪,有些的确是在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但是过犹不及,中庸之德难就难在这里。一旦过了,就会使人忘记生命的本真,而陷入“徒劳”的境地。
生命的本真是什么?就是好好地享用这个生命,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因为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怎样是享受生命呢,顺从本心,自在而活,这就是享受生命,也就是“无为”的本意。“无为”本在“不伐其性”。人有性,人之性当尽,如此便是无为。
最早这个学派在中国兴起的时候,仿佛与孔孟之道做对,孔孟专说圣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应该如何用礼乐治理天下,应该如何内圣外王,等等。老庄偏说,不要做这些,这些违反人的本性,你要为无为,尽可能地回归自然原本赋予人的那种状态。时代的日益发展,好像是孔孟的“有为派”占了上风。但其实两者一直相辅相成,成为调和中国古人尤其是士大夫精神的两种乐器。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非孟子独然,有志者皆然。然而穷了也不是就独善其身,穷也有穷的作为。即使在兼济天下之时,如果没有很好的身心灵调节,如何能胜任各种艰难繁重的工作呢。故任虽重也,犹能游刃有余,余勇可贾,谈笑风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古人欣赏的,不正是这种风度吗?“每临大事有静气。”这静气从何而来?就是从无为的修炼而来。
如何修炼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从古先贤的话语中感悟实属正常。然而,要弄通一点,为学日进,为道日损。跟一般的学习不同,它属于“玩索而有得”,边玩边学习;它属于叫你不断放下的过程。为什么我们需要放下?尘世上我们积累得太多了,我们都以为自己能够带走,其实不能够的。世上的重物,如果我们搬不动了,我们知道放下,可是心灵里的重担,我们却如此搁不下,这就是压力。压力本质来自于“造作”的行为,而“造作”又来自于教育。
人本身属于一种可以被教育的物种,这是很难得的天性。大多数的生物只具有一定的可教育性。所以它们无法超越自身,但也因此它们活着就是自己。而人增加了可教育性这种属性,使人可以超越自身的某些局限性,使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但也给人带来了痛苦。人不能像在森林里那样任意蹦跳了,虽然那也许是最符合人的天性的了。人多了很多思想,这些思想是在长期的教育机制中形成的。比如我们的羞耻感,我们的社会意识、责任与担当等。所以人都好面子,讲尊严。动物讲不讲尊严,应该说有时也讲,但不是像我们这样的,我们的这一切一定是跟文化联系在一切的,能够引起心理乃至身体上不舒服的感觉的。比如说起难受的事,就真的身体也会跟着不舒服起来,正是如此。
由于文化教育来自集体所守护的公约,无论任何时代,都非个人所能改变,因此必然存在文化教育的结果压迫个人的现象。一定情况下,这种压力还必须存在,以保障社会和个人的生存。但是压力过度了就成为了一种“造作”,所谓的造作,就是妄作为。“不知常,妄作,凶。”
因此要从本质上认识人类的作为这一现象,最后回归根本。“我们走得太久了,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而人一生所学的知识何其有限,在加上社会分工的加剧,所以很多人都陷入了末端,而不知根本。哲学便是探求根本的学问。从本质上来说,哲学应该要把人类为何这样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以让活在这世上的人据此做出符合本性的取舍。从本质上,我们先要回归,然后才能出发,否则可能我们只是一直在打转。“知来处,明去处。”
无为就是去枝蔓,回本性的一种修炼。让我们继续,从言语开始,让自己一点一点放松。因为言语是思想的主要载体,通过破除言语的压力,或者言语的自我暗示,便可以驱动身体以及行动。告诉自己:要放松~世界很美,存在即是祝福,万物皆有神性,顺其自然而活。
然后在实践中就是要专注而不粘滞,即:活在当下。念念专注,事过即放。每一个当下我都是尽心去体验、去经历、去品味的,那么人生就是圆满的。
做这些的时候,也要玩着去做,不追求完美,否则又容易陷入某种作为之中。“万事翻从缺陷好”,允许缺陷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美。
让我们重温圣贤关于“无为”的一些言语吧。老子在道德经当中提到了有12处之多(道德经总计5162字),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庄子也说:“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耶稣也深情款款地说:“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而佛教的涅槃、破执,即为“无为”。“有为”是什么?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着,就是有为。佛教一概否定分别心。其实,分别心是必然的,是人从有限观照无限的一个入门,超越这种“分别心”,达到“物我同一”,方是“无为”。《金刚经》我认为也是在讲“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里面还讲行功德之事,心中不能念“自己行了功德”,这也是一种“无为”。
而就是最讲究“作为”的儒家,也有“无为”养心之法。《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主张在明白人生的主旨(止于至善)之后,能够安定,能够安定,才能从事各种事务。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这也正是“诚意正心”的妙处。
由此可见,无为其实是在人类有为社会里必然而且必需的一种调节,是我们在认清本质之后顺其自然的行为,这样最省力,同时也能够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如果不用“无为”,最终会劳,劳也会出错,且最终也要放下,圣人的妙处就在适当的时机里已经放下了,而不至于酿成内心更大的错乱。这正是养身养心之法,也是享受人生之法。最后,让我们以《周易·系辞》中关于无为的论述来结束今天的讨论:《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
无为咏
身任沉浮
满院花香
世间每一种象都有
一种花香的味道
但我们不是都能听得到
心忙碌在一条线上
便容易沾染灰尘
把心洗洗
晒出来又是一块宝玉
天下事
载不动
翩翩点点
任蝶飞
蝶恋花·无为安然
闲倚危楼观众象。浮世苍茫,逐逐翻波浪。堆积如山终日漾。丰功费尽心多枉。
倦客神游何处往?春暖花开,点滴君曾享?莫把人生空对撞,无边风月当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