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菜市场遇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其中不乏蕴含着一些零售逻辑,我把它们称为“菜市场的零售逻辑”。
感谢我的家人给我寄来了老家的熟食——鸡鸭肉。寄过来的是整只的,所以需要我自己把它们砍成块才能享用。但是,我却没有工具来完成这个操作,只能求助于菜市场售卖熟食的店家。
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我第一次让某家店家帮忙砍块时,起初店家是不同意的,我只能搬出我的杀手锏——不帮忙砍块就不来这里买了,店家二话不说,拿过去很不情愿地帮忙砍了。更有趣的是,砍完后直接走开,让店里其他人拿给我。真有意思。
第二次需要砍块时,我就不想再去先前那家,找了另一家。令我意外的是,店家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很乐意帮我这个忙;我还与店家聊了一会,店家还说以后需要帮忙尽管拿过来,不用客气。不过我照样在这家店消费了。
同样都是卖熟食的零售店,不同的是老板的服务与态度,所以我专门对比了一下这两家的营业情况(从到店人数与排队购买人数就能看出),发现态度好的店家明显比态度差的那家好许多,更有意思的是两家都是开业不到半年的店。
其实,这其中涉及到了不少零售逻辑,不管态度好的店家知不知道,方正她一直在执行着这些逻辑。
这种熟食零售店,商业逻辑符合以下公式:
营业额(月)=人流量 X 到店率 X 客单价 X 复购率
上面说到的两家店,店铺位置相差不到50米,所以人流量基本一样;又都是差不多的产品,价格几乎无差别,进而可以推断出客单价基本差不多,毕竟每顿饭的食用量变化不大。因此,最重要的是复购率。
复购率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产品的质量,另一个是服务。对比上述所说的两家店,第一家店服务明显不足,这很可能导致很多客人不会再次购买,也就是复购率低。
至于产品质量,我也是有对比过的,第一家的熟食没有那么新鲜。这很好理解,因为购买的人少,卖不出的只能第二天优先卖,如果还是卖不出去,就会一直堆积,不新鲜也就理所当然。不新鲜导致产品质量不行,进而影响复购率,复购率低进一步导致产品不行,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我认为第一家熟食店经营不佳,很可能是产品和服务不行导致的复购率低造成的。如果要改善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需要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尤其是服务水平。因为这类零售店一般只能覆盖到附近2-3公里的人群,人流量基本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最佳的做法是提高复购率。
这让我联想到了,很多明星开的餐饮店往往不久就会倒闭。背后的原因跟刚才说的一样:餐饮店一般也是只能覆盖到附近2-3公里的人群,尽快刚开店时因为明星效应吸引来了远距离的顾客,但是一家餐饮店的生存更关键的是,依靠当地的消费者一次次地到店消费,也就是复购率,而复购率的提高,依靠的是餐饮店的味道与服务。
很多明星开的餐饮店就因为味道不行,导致复购率低,最终无以为继。
所以,经营一家零售店或餐饮店,最本质的是复购率,只有提高复购率才能让商家生存,让业绩增长,复购率的提高需要依靠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来提高。
这就是菜市场的零售店,让我见识到了知识的运用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