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超级个体》会场,很多小伙伴对四位老师的演讲都进行了技术分析,小鹿仅从演讲要素为例,说说秋叶大叔为什么一把年纪,每次演讲都讲得那么激情澎湃有感染力。
演讲这门技能,不仅仅是在讲座或大型演说时才有必要,日常职场工作中其实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演讲技巧,大至项目汇报,小到日常工作沟通,感染力影响力都很重要。
以秋叶大叔为例,小鹿近半年一共现场听过大叔两场讲座,每次都超过一个小时,听众情绪从开始到结束都能持续饱满,听完意犹未竟,是因为大叔颜值太高?还是因为大叔颜值太高?
其实,大叔演讲之所以让人有代入感,最重要的是因为真诚,干货满满,当然,除了内容本身以外,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还有一些其他套路可循。
01 语调
首先是如何调动听众情绪,保持持续关注力。
最重要的是语调和语速。
今天超级个体的四位老师,其实这点都做得非常好,大叔做得尤其棒。
当大叔操着秋叶标志性普通话,打了鸡血一般开讲,完全将大家的饭晕以及春困秋乏夏打盹一扫而空。
这是一个好的基调。
职场上日常的工作汇报,最忌讳语气温吞,语速过于平缓。且不说缺乏底气,如果进行的内容过于技术性,听众难免会分散注意力,尤其是时间比较长的演讲及汇报。
这点大叔是个非常好的示范。
02 幽默
其次是如何加深听众印象,尤其是干货分享,很容易变得枯燥。
这需要演讲者,或者汇报者,有一定的幽默感。
幽默感这个东西,可以先天习得,也可以后天培养。
首先你得是个有趣的人,关注一些有趣的事。
这个年代,有趣是个比有文化,有颜值,更难得的品质。
大叔就是个有趣而幽默的人。所以在大叔的演讲全程,穿插着各种幽默段子:
说到大家买了很多线上课程,“一个人到30岁还在学习,他一定是哪里出了毛病。”
说到高频消费,“比如一年喝的可乐都可以买好多门课了,你都没有打赢你的可乐,所以再买一门我的课你就赢啦。”
说到很多人写几篇小文就觉得自己是IP了,“金庸,南派三叔他们才是超级IP,一般人才挣几个钱就叫IP吗?那叫挨踢。”
……
初略数了一下,笑点数十个,全场爆笑至少五次。
这些小幽默,也是在调节现场气氛,同时金句也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小鹿公司的老外有个特色,在会议或者是汇报的开场,都喜欢讲一两个笑话,或者来几句互相调侃,缓和气氛,这是习惯,更是技巧。
当然你讲笑话得讲得浅显易懂,讲得明白,否则就是自High。
03 自嘲
第三点是如何拉近听众距离。
同理心和代入感,对于演讲和日常工作汇报来说尤其重要。自嘲就是很好的工具。
特别是跟下级做演说,或者跟上级做汇报,越是严肃的话题,越容易产生距离感,而距离感会让内容转化效果减半。
大叔在这点上,做的是秋叶式“自嘲”。
大叔经常在演讲中拿自己开涮:
比如经常说小朋友怼大叔“你有什么好牛逼的,你只是比我老,而已。”
比如说看到某明星随便拍一部电视,就挣了很多钱,但是买了很多乐视的股票,被清盘了,“为什么我看到别人赚了很多钱赔光了很高兴,我跟你们也一样嘛。”
比如说“你说刘墉的书没营养,但他能卖800万,我做梦都想卖800万,反正这个世界不是我能改变的,但又800万可以改变我自己。”
……
大叔的自嘲,会让听众觉得:哦,原来大叔和我一样。特别真诚,很容易就拉近距离。
日常工作中也是一样,适度自嘲,容易让人亲近,放下戒备,再去沟通内容,事半功倍。
很多有偶像包袱的明星,之所以让人有距离感,就是因为端着,放不下脸面,其实懂得自嘲,才是最大的智慧和脸面。
04 案例
最后一个套路,“案例”,也就是俗称的“讲故事”。
这个在很多演讲的技巧中都有讲到。大叔也运用得很好。
比如说到内容创业,大叔讲的是逻辑思维和罗胖带大家跳的坑。
讲到很火的内容公众号的产品,讲的是“十点读书会”和曾经风靡全国的《读者》与《青年文摘》之间的类比。
说到IP的团队运营,举了明星和网红的团队运作。
……
这些案例或者故事,一下就让原本抽象的理论生动起来,变得浅显易懂,容易吸收。
放到日常工作汇报中,尤其是跨部门或者对非专业人士的沟通,生动形象和深入浅出尤为重要,这里重要的工具就是要“会讲故事”。
说到最后,大叔今天的演讲主题《从内容创业到超级个体》,再次推荐,干货和诚意都不缺。
所以,大多数成功的演讲汇报忽悠,还是基于内容的扎实,这点和大叔传递的内容创业的基础是一样一样的。
来吧,从今天起,做汇报的时候,请开始真诚地,有套路地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