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历史?它能带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又会有哪些思考?
今天把史记读完了,发现是删减版的,虽然少了很多章节,但仍然从书中受到一些启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说说作者司马迁,把历史事件人物客观公正的写出来,留给后人借鉴和学习。有句话叫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古代封建思想的那种历史背景之下,不畏强权,实属令人敬佩。
再谈始皇帝,功与过都那么鲜明,也充分反应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统天下,把华夏民族彻底融为一体,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焚书坑儒,严苛律法,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结果二世而亡,历史教训,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就像大企业,如果通过强硬的制度,过度剥削底层员工,那么企业迟早出问题。
汉高祖刘邦,布衣天子,陈胜吴广起义后,跟着响应,凭借着敢挑大梁,知人善任,知错就改,听的了进言,不刚愎自用。不仅善用萧何,张良等谋臣,更能因为萧何强烈举荐并没有名气的韩信,就给予他大将军之职。高潮时能听进进言,不得意忘形,低谷时,能不屈不挠,忍辱负重。但为坐稳江山,疑心太重,诱杀功臣,也给人诟病。不过也给后代扫清障碍,为开创大汉江山基业奠定基础。历史思考,草根创业可以跟随时代趋势,敢于挑头,除了总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初始团队外,还得拥有广大的胸襟,对人才的重视以及能够懂得放权。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成功需要一群人一条心。
西楚霸王项羽,英雄气概令人敬佩,结局让人感到惋惜。凭借自身过硬的军事本领,正面击败秦军主力,是亡秦的最重要力量,也是此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可妇人之仁建都家乡彭城,没有坐天下的野心,只愿当一个西楚霸王。过失之处也很鲜明,有功不赏,刚愎自用,不能够知人善任,连唯一的军师范增都不信任,最后弃他而去,军营人心涣散,乌江自刎也是必然的结局。历史教训,拼搏时,不惧困难,勇往直前。但不要因为小小的胜利,一些虚名沾沾自喜,更不要舍不得一些蝇头小利,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视而不见。更不要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多听取别人的好的意见,而不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