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最下面的一层是概念与关联。其实对问答的梳理、总结和重新排序,就是一种内化链接的过程。
有时候我觉得这种行为是一种臆想,但是我们小时候都学过造句,老师给一个词或者几个词,我们想一段话,把这几个词加进去,做到语句连贯、逻辑清晰。对于问答的梳理,我也是运用了这种逻辑。当然,问答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答疑解惑、提供方法论。梳理的过程也是对方法论的一个总结和回顾。
一、理清概念
本周的主题文章标题问到: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老师说,掌握入门的“最少必要知识”,马上开始行动,并且,还要尽快度过这个阶段。
然而我们的问题是,概念不清晰,导致我们做出了很多误判。因为被“速成”欺骗过。所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不在相信“速成”,也不再思考快“速成”的概念,进而,也错过了对“快速入门”的思考。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次的问答中,提到了学习的目的、阅读的目的、错误的原因。因为,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晰,才导致了我们,没有起步,甚至在原地打转。
学习的目的多少人理解为是考试而不是为了用呢!
阅读的目的多少人理解为是速度快和阅读量的。而不是只字不差地阅读,引发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错误的原因多少人理解为是事情本身错了,而不是自己身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世界才导致的妮呢!
二、教育
关于什么是教育,笑来老师说过:你见到活人做到最好的教育。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想尽一切办法进最好的学校。
家长的要求则是:以身作则
不用想着怎么教孩子,先把自己的操作系统升级了再说。这也是在帮孩子营造一个正确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这也是对自我的最好教育。
三、起步时的方法论
1、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赋予它重大意义,甚至多重重大意义。这个方法论非常的好用,我现在也在用。做到赋予意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拥有长期思维问自己: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后,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2、在我们起步时“丢面子”的时候,我们应该动用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这非刚需,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
3、任何技能的习得,都有难受的地方。特别是在起步的时候,在我们选择正确难受的时候,我们也要平静的接受自己最初的笨拙,和包容自己的笨拙。
四、在不擅长的领域里,我们如何克服逃避的天性?
在做的秘密里老师说到,一次只专注培养一个习惯。面对自己逃避的天性,我们可以试着给自己培养这样一个习惯:每天固定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不擅长但很重要的事,逼自己把这些事情做完。(坚持100天)
五、看到践行的存在
1、关于对基础的迷信,我想更多的时候,我是对困难的一种逃避,不敢走出舒适区,为自己找的一个借口。笑来老师说的好,没有人能够在不练习不践行的情况下,就有良好基础的。基础也是靠践行练出来的。
2、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说到要反馈特别的重要。没有反馈也不可能达到刻意练习的效果,而反馈只有在践行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太爱学习了,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看文章、看书、学语法、背单词,而没有抽出时间去践行,用真实的反馈来检验自己的成果。
3、好的工具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如果我们在工具本身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那就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像我在自己的网盘、硬盘里存了很多很多的内容,像老师说的那样,一辈子也看不完。在知道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之后,这方面的投入我真的少了很多很多。收藏的内容很多,而每天产生的新的内容也有很多,如果没有强大的耐心,想踏踏实实的消化这些东西,还真是挺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