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心里暗藏着为了梦想而不顾一切的冲动,挣脱世俗的束缚只为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此生?你是否为了碎银几两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成为了那个不得不成为的人?如果让你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做选择,你会怎么选?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是“故事圣手”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以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素材,创造了一个只为梦想而存在的灵魂。
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世俗的快乐才对,尽管这种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静。但是,就在他40岁、结婚已经17年的时候,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家庭。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发现的事实却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
至于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行为,思特里克兰德这样对前来巴黎劝说他的“我”说: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
他的画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并不好,但施特略夫却认为他是一个画画的天才。这位善良的画家,虽然绘画天赋有限,但却对艺术却有着敏锐的鉴赏力。
思特里克兰德在巴黎吃尽苦头,生活穷困潦倒,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好心的施特略夫悉心照料他,把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但他并不感激反而恶语相加还和施特略夫的妻子布兰奇在一起了。思特里克兰德不在乎他人,自私冷酷,最终导致布兰奇自杀。
思特里克兰德对世俗的一切表现得冷嘲热讽、傲慢不屑,但对艺术有着一种本能的、无法抗拒的追求。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
那是一个“远离人类文明几千里外的南太平洋小岛”,那里充满神秘和阴郁的丛林和山涧,没有现代文明社会的等级和世俗观念,对各种各样的“怪人”饱含“同情”。在这里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
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旷世杰作化为乌有。
思特里克兰德一生潦倒,那些曾经被不屑一顾的画作,却在死后,受到了举世的瞩目。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毛姆的高明之处在于,对人性只做描述,不做评判。
从某个角度来说,小说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渣男,为追求艺术理想,抛妻弃子,对一切不管不顾并且没有在道德界线里觉得有任何愧疚之处。对雪中送炭的朋友,他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恶语相加。出于情欲,他和朋友妻子发生关系,获得满足后将其抛弃。当他听闻那个女人服毒身亡,非但没有丝毫愧疚,还说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在这些方面,他是个十足的混蛋。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同时是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了画出心中的绝美景致,他放下一切,对金钱视若无睹,对名利不屑一顾,超然物外,完全沉浸在精神世界。他对外界种种置若罔闻,却对艺术保持高度热情,与绝对的真诚。屡遭挫败时,他从不气馁,也从未绝望。面对这样一个个性复杂的人,人们唾骂他的卑劣无耻,又想赞颂他的无畏无惧。
这是“一个惹人嫌的人,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读者很可能不喜欢这个画家,但却不能不佩服他的毅力与才能,不能不为他执着追求的精神所折服。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思特里克兰德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月亮”是远大理想的象征,而“六便士”则是蝇头小利的象征。一个人是抬头望月,志存高远,还是低头看地,追逐小利,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并没有明确表达我们应该选择月亮,还是应该选择六便士,因为他深谙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无论做哪一种选择,都会有美好,也都会有遗憾。
毛姆曾经说过:
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